源城堅持以工業園區為經濟發展主戰場
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源城園區龍頭企業之一理想彩印公司生產車間。肖斌 攝
■園區企業嚴格落實新冠肺炎防控措施
■貝仕達克項目生產車間
制表:吳丹
■源城工業園成立13年,入園落戶項目143個,合同投資總額約226億元,已成為城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核心提示
園區成立13年,規劃面積為17.69平方公里,現已開發面積約8平方公里,累計投入開發建設資金約30億元。園區以電子信息為產業發展方向,重點承接和發展國內外及珠三角地區轉入的電子電器產業和“四新”(新電子、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產業項目,努力打造環珠三角產業帶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高新產業區。現入園落戶項目143個,合同投資總額約226億元……從工業基礎幾近為零,到確立“工業立區”發展戰略,之后升級為“工業強區”,再調整為“旺三強二高一”的產業發展戰略,源城區在32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始終堅持以工業園區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特點的產業發展道路,取得了“產業興城,產業富民”的卓越功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源城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工業經濟主引擎作用,走對、走實、走好源城“十四五”時期改革發展之路。
【招商】發展要以項目為王
深秋十月,源城區委書記鄧卓文和區長劉國才率考察團到深圳開展考察活動,先后深入順豐和貝仕達克兩家企業,努力牽手優強企業,奮力推動源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總部設立在深圳,經過多年發展,已初步建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不僅提供配送端的物流服務,還延伸至價值鏈前端的產、供、銷、配等環節,為客戶提供倉儲管理、銷售預測、大數據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該公司擬在源城區投資8億元建設順豐河源智慧供應鏈產業基地,目前已進入項目選址階段。
考察團一行實地參觀了順豐企業形象展示中心,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歷程、技術創新、發展規劃、產業布局等情況,并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交流洽談,就順豐河源智慧供應鏈產業基地項目有關事項進一步加強溝通對接、擴大合作成果達成共識。雙方表示,將加強溝通交流,積極主動創造條件,不斷鞏固合作基礎,加快推進項目實施,確保各項對接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力爭在項目合作方面取得實效。
深圳貝仕達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專門從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全國電子電器類產業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產品大部分銷往海外。早在2016年,貝仕達克就簽約落戶源城區工業園,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為了突破現有產能瓶頸,增強訂單承接能力,貝仕達克從2018年4月開始,在源城區工業園建設生產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超17萬平方米,可容納4000名工人,預計明年初即可入駐使用。
除了新招或者有落戶意向的好項目,源城工業園內還有不少優質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提升產能,為園區聚焦高端智能產業,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轉型升級提供了動力。
廣東理想彩色印務有限公司(下稱“理想彩印”)便是其中的一家。
理想彩印2010年入駐園區、2012年進行擴產,運營至今。今年,理想彩印與源城區工業園簽訂了投資規模達26億元的中歐科創園項目,主要研發生產配套益智教育產品。項目將引進中國第一條價值4.8億元的醫療衛生原材料生產線,待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年創稅收5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近5000個。
經過13年的建設發展,源城區工業園現有落戶項目143個,合同投資總額約226億元。2020年上半年,該工業園4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47億元,工業增加值為11億元,稅收入庫1.64億元。上半年,區工業園新引進項目10個,合同投資額34.3億元;在建的工業項目14個,合同投資額33.9億元。
【筑巢】全力以赴建好“首善園區”
可以說,區工業園已經成為源城區加快經濟崛起的主戰場。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對園區的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也有了不同的要求。因此,這個“戰場”需要不時“打掃”乃至擴建。
源城區工業園距市中心區僅11公里,2小時車程可直達廣州、深圳、東莞等地,位于環珠三角重要新興產業帶,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源城區工業園在13年的發展歷程中,從荒地到高樓林立、從一無所有到設施完善,入駐企業對此深有感觸。
“這些年,源城區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服務越來越細化。前不久,為了方便員工上班,園區管委會與公交公司協商,將一個公交總站挪到了工業園旁邊。園區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讓我們很暖心?!崩硐氩视「笨偨浝矸侥苷f。
源城區工業園建有企業服務中心大樓,內設各種日常服務窗口,為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優質高效服務。源城區工業園管委會專門為外來投資企業開辟了“綠色通道”,凡入園企業都安排專人為其提供“一條龍”保姆式服務,積極為企業投資置業辦理各種證照和手續,對外來投資項目的政策咨詢、初步選址、項目談判等前期工作和從籌建到建成后企業的生產進行全過程、全方位跟蹤服務。
據統計,2020年,源城區工業園投入1700萬元,完善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完成了市政道路、香港城北路及箱涵、保稅倉等多項工程建設,為落戶企業提供便利。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園區的接納能力,管委會正著力開展三期、四期、五期擴園工程,期中三期、四期擴園目前征拆工作進展順利,已進入掃尾階段。為提高園區承載能力,實現騰籠換鳥,管委會積極盤活存量資源,通過整治、清理行動,已盤活13宗用地共約160萬平方米的閑置土地。
【產業】逐步走向多樣化
作為“旺三強二高一”中的重要一環,工業園的產業生態對當地的長期發展影響深遠。
經過13年的建設發展,源城區工業園已形成以電子電器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產業集聚水平較高,入園143個項目中屬主導產業的項目有104個,約占落戶項目的73%,其中大部分是國家鼓勵發展的電子電器項目,如有智能電子監測儀產品被選入神舟航天飛船主控室的廣東雅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有項目總投資25億元的電腦電源制造基地航嘉電子工業園,有亞洲最大的家用開關生產企業豐葉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等。
2019年,源城區工業園實現工業產值12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8.97億元,實現稅收入庫2.9億元。其中,主導產業實現工業產值92億元,占園區工業產值的76%;實現稅收入庫1.83億元,占園區總稅收的63%。
“經過多年的發展,源城區工業園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產業鏈還不夠成熟?!痹闯菂^工業園黨工委書記歐陽振雄表示,以前的功能性工業園產業較為單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容易產生惡性競爭?,F在,區工業園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有意識地增加產業結構層次,聚焦高端智能產業領域,實現產業多樣化,由功能單一的產業區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轉型升級,不斷提高園區核心競爭力。
今后一段時期,源城區工業園將在招商引資工作上持續發力,以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在園區內形成行業內循環;在盤活存量資源上下功夫,將園區土地資源、環境容量等充分調動起來;加快建設5G產業城和綠色低碳產業園,拓展工業發展空間,推動園區不斷高質量發展。
專題組稿/攝影(除署名外):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黃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