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源城區

源城統籌抓好城市建設和管理服務工作

為人民建設美麗城市

2020-12-11 10:17:44 來源:河源日報

■鱷湖西門井改造效果圖。鱷湖水生態排水排污綜合整治工程預計明年6月全面完工,將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游玩、散步的綠色空間。

■源南鎮雙下村新建的公廁占地75平方米,內有男女廁位、第三衛生間、化妝室、保潔房等,富有濃郁的客家建筑特色。

■改造一新的東北直街。源城區今年將繼續打造10條精品示范街,東北直街是其中之一。

■城管部門統一配發新的巡邏用車,助力精細化管理城市工作。

■城管部門正在拆除違規廣告牌。今年以來,共拆除2884塊存在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牌。

核心提示

城市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尤其是去年以來,源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論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群眾需求,堅持內外兼修、“面子”和“里子”并重,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不斷優化人居環境,推進城市品質更新,奮力推動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城鄉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持續推進城市品質更新

提升市民生活環境質量

最近幾個月,市民們都可以看到老城鱷湖公園改造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據了解,該項目第一階段改造任務水生態綜合整治預計將于今年12月底完工,而整個項目改造將于明年6月完成。屆時,鱷湖公園將揭開新面紗,以全新的樣貌與市民見面。

據了解,鱷湖公園改造項目分為水生態綜合整治和景觀提升工程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工程包括清淤換底、西北門塘截污、補水工程、排澇工程等;第二階段將對鱷湖的現有景觀進行改造,拆除部分水上構架橋,并結合河源本土文化,改造或復建荷堤倩影、游船碼頭、對歌臺、古榕夕照、玉堤漣漪、長橋舊月、景觀水榭、九曲排青、東門城樓及青曲牌坊等景觀設施,刷新老城區的“綠色顏值”,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游玩、散步的綠色空間。

從今年6月起,鱷湖公園的改造就牽動著河源人民的心。這個擁有12公頃水面的公園,不僅是融優美湖光水色和客家文化為一體的城市公園,還是承載了幾代河源人美好記憶的公園。公園內具有數百年歷史的鳴鳳橋和飛鸞橋更是見證了河源的發展和變化。公園景觀的升級改造,可以讓市民及游客更好地了解河源的歷史文化,同時在全社會營造保護舊城遺址和文化遺存的良好氛圍。

鱷湖公園改造,是源城區持續推進城市品質更新的一個縮影。

隨著源城區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在民生項目建設方面,“百街千巷”穩步實施,建成10條精品示范街,完成391條普通街巷、15個水浸點整治;越王小學、康寧路小學落成啟用,東埔中學、嘯仙中學和源西街道中心幼兒園新(改)建工程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成龍嶺五路升級改造,南湖中路全面貫通,鵬城大道順利建設,10個老舊小區實現提檔升級,新(改)建10個小公園(小廣場)、3座公共廁所和一批旅游廁所。生態環保項目建設方面,啟動鱷湖水生態綜合整治,東埔河、三王壩河、金竹瀝等較差水體整治穩步推進。

源城區委書記鄧卓文近日在調研老城改造項目工程時指出,“百街千巷”綜合整治工程不但是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重點民生工程,更是城市建設管理的突破口、連接民心的紐帶,各有關部門要加快各項項目進度,特別是要實行清單化管理,做到既要改造好,也要控制成本,確保項目取得成效、形成特色,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競爭力,真正把民心工程做好做實。

據悉,今年,源城區住建部門承辦“百街千巷”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造、鱷湖水生態排水排污綜合整治和宜居社區創建4件2020年度區“十件實事”,以及東埔河五期治理工程等多個重點建設項目,致力于讓城市建設更有品質、城市功能更趨完善,城市更安全。目前,“百街千巷”綜合整治工程10條精品示范街已全面啟動,621條普通街巷綜合整治已全部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項目總體預計明年春節前可基本完工。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有7個小區進場施工,其余小區已啟動招標文件掛網手續,預計年底可基本完成10個小區改造任務。鱷湖水生態排水排污綜合整治工程,水質改善部分已完成清淤換填、西北門塘截污納管,預計明年春節前可實施生態補水,明年6月全面完工。“廣東省三星級宜居社區”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各社區正抓緊編制參評視頻材料和臺賬資料,預計能順利通過12月份“創宜”考核驗收。此外,東埔河五期治理工程、中堤路(化龍路、竹園路)及河源廣場排污口整治、嘯仙中學擴建工程(一期)、東埔中學擴建工程、竹園城市地下停車場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均穩步推進。

“廁所革命”成效顯著

新公廁為城市文明建設加分

白墻灰瓦、客家風情、功能齊全、干凈整潔……近日,市區中心城區13座公廁悄悄地華麗變身,不僅外觀造型新增客家文化特色,內部功能也不斷完善,成為河源城市文明的一張閃亮名片。

近年來,源城區城管執法局深入落實各項工作部署要求,將“廁所革命”與創建國家文明城市、鞏固衛生城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等多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用心打造“一廁一景”,巧用“加減乘除”法,提升城市“顏值”,積極營造“眼看干凈、鼻聞不臭、舒心如廁”環境,在全省公廁建設管理中打造“源城樣板”。

比如新江街道龍尾壩社區市場新改造升級的公廁,其外觀造型與客家民居建筑風格相似,內增無障礙衛生間、保潔房、值班室等,應急燈、指示牌、文化標語也隨處可見,彰顯著城市溫度。據悉,龍尾壩社區市場公廁于今年9月改造完畢,有效解決了社區附近居民如廁問題。

更加高級的是中心市場公廁。公廁是一座二層建筑,一樓設有第三衛生間及男廁,還配有吊頂電風扇以去除異味,二樓設有女廁及保潔房。整座公廁通風良好,光線充足,環境整潔。在改造升級過程中,該公廁還為市民提供免費Wi-Fi網絡功能。

源城區城管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以來,按照“一年大見成效、兩年重點突破、三年全面完成”的總體要求,該局共完成新改建廁所24座,其中新建11座,改造13座,基本實現“數量充足、分布合理、查找方便、管理有效、文明如廁”的目標。今年,市區中心城區已改造升級13座公廁,改造后的公廁均注重通風采光、面積適宜、標識清晰、方便實用、節能環保。廁所外部設計增強室內外設計的景觀和諧性與藝術性,著重突出嶺南特色,建筑材料、設計風格與自身特色和周邊整體環境布局協調,內部配套設施干凈整潔,功能齊全,實現“一廁一景”。

接下來,河源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2021年計劃投入1500萬元用于新建、改造中心城區20座公廁,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廁服務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小公廁更好彰顯城市大文明。

狠抓精細化管理

不斷優化城區人居環境

為進一步提升城管執法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加強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城管形象,近日,源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開展執法隊員全員培訓為抓手,分崗位、分層級組織舉辦全區城市管理執法服務水平提升專題培訓班。區城管執法局機動中隊、各鎮(街)執法中隊所有在編人員、業務骨干共計269人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為期4天,采用半軍事化管理模式進行,采取主題報告、專題講座、案例分析、隊列訓練、防暴演練等形式,重點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法律法規體系、違法建設治理、儀容風紀規范教育等內容進行專題授課。

源城區城管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相關管理權限由市下放到區,區城管執法局以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為目標,堅持不懈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和市容秩序綜合整治行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為切實攻克環衛保潔不到位、垃圾清運不及時、環衛車輛飄灑滴漏等問題,源城區城管局堅持問題導向,抓嚴抓實抓細環衛保潔工作,奮力打好環境衛生攻堅戰。一是實施清掃分離,實現快速保潔。督促保潔企業增加人員及設備,專人專職分別負責保潔和清運工作,增加配備100輛電動保潔車輛,確保及時快速清運生活垃圾。二是統一車輛標識,打造環衛作業亮麗風景線。對標垃圾分類工作要求,統一密閉改裝環衛清運車253輛,統一環衛清運車垃圾分類標識230輛,統一制作并發放環衛車牌650套(含物業保潔車輛),統一規范了環衛車輛,全面實現了密閉運輸。三是加大對城市“家具”沖洗力度和密度,提升主次干道“顏值”。安排專人加強垃圾桶、果皮箱及周邊的清洗力度,堅持每日一清洗一擦拭,利用高壓水槍加大對人行道的沖洗力度,堅持每周兩沖洗,不斷提高主次干道整潔度。

強力拆違,凈化城市空間

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需要保護,既定的城鄉規劃秩序也不得隨意破壞。近日,源城某旅游景點莊園小區內多戶業主存在私自加層加建、亂挖地下室的情況,在收到區城管部門的《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責令限期拆除違法建設通知書》等執法文書后仍繼續動工建設,安全隱患極大。城管部門依法啟動強制拆除程序,對該小區違章建筑組織實施拆除,共拆除違法建設6處,拆除面積約1235平方米,清理廢棄鋼筋約2噸。

除了對違章建筑保持零容忍,源城區還高度重視清理戶外違規廣告等違章建筑,持續凈化城市空間。尤其是今年以來,該區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戶外廣告設置管理的通知》精神,持續加強戶外廣告管理,規范戶外廣告設置,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全面摸底排查,分類登記造冊。對市區內LED、三面翻、樓頂廣告等不同類型戶外廣告分門別類,進行拉網式摸底排查,建立全區戶外廣告工作臺賬,實行動態更新管理,確保做到底數清、數量明,實現全區“一本賬”。二是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戶外廣告管理機制。實施屬地網格隊員+廣告宣傳專員+機動中隊管理機制,由網格隊員充當網格“偵查兵”,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處理,及時引導,及時宣傳,做到三位一體。三是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拆除違規戶外廣告。針對市區范圍內高危廣告、破舊廣告、內容不健康廣告等存在安全隱患戶外廣告牌開展專項拆除整治行動,共計拆除2884塊廣告牌,清除門店、房屋出租等亂張貼9萬多張,清理“牛皮癬”2萬多處,有效凈化了城市空間。四是加強戶外廣告宣傳,提升市民規范設置戶外廣告意識。堅持從源頭治理,邊執法邊普法,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如微信推文、電視臺等多種方式途徑開展戶外廣告規范設置宣傳,同時在執法過程中堅持處理一處、宣傳一處、鞏固一處,派發宣傳手冊1萬多份,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文/圖 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黃赟 通訊員 鐘志科 李峰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