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高埔崗街道突出“黨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實施“三大戰略”建設“智美高埔崗”
■民宿已成為高埔崗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
■商業街夜景
■高埔崗設立了家風家訓館,這是該街道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客天下景區位于高埔崗街道轄區,起到了極大的輻射帶動作用。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大力弘揚紅色精神
高埔崗街道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弘揚紅色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部署要求,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統籌謀劃、一體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一是創新學習載體。通過快板說唱的形式學黨史、頌黨恩,創新黨史學習形式,增加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廣大干部職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二是組織全體機關黨員干部和轄區各黨(總)支部書記到阮嘯仙故居、阮嘯仙紀念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通過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拓展式教學等多種形式,學習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牢記初心使命,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深度融合。三是結合建黨100周年,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街道工作結合。以走訪入戶、上門“促學”的方式,特別是把鞏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結合起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同時,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解決人民群眾愁難急盼問題,切實提高為民解難題、辦實事的能力和水平。讓黨史學習教育火起來、為民辦實事動起來,呈現出“雨生百谷,花開百福”的良好氛圍。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 堅守為民初心使命
高埔崗街道突出黨建引領,以建設全域旅游區為契機,以鄉村振興為抓手,以“綠色發展、產城融合”為重點,通過“黨建+”模式推動黨建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街鎮。
成功打造多個黨建示范品牌
一是成立全市首個鎮街黨校。2018年7月,高埔崗街道建立中共源城區高埔崗街道工作委員會黨校。黨校成立以來,堅持“黨校姓黨”原則,創新主體課堂、自選課堂、一線課堂、流動課堂“四大課堂”。通過“12345”教學模式的形式,集中舉辦培訓學習22次,培訓黨員群眾1200多人次,實現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并被市委組織部評為全市示范黨校。
二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黨建工作,全面整合黨建資源,推出以“智慧黨建+五聯工作法”(街道黨建聯動、黨群共富聯合、社會事務聯管、中心工作聯推、文明實踐聯建)的新工作模式,自主開發智慧黨建平臺,制定責任區域,實現黨建管理、學習全覆蓋,實現全面網格化管理和星級評定和目標考核。
三是創新社區“非戶籍”委員模式。街道黨工委根據街道流動人員多的特點,率先在全市推行社區非戶籍委員選舉試點工作,推動非戶籍常住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實現社區自治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促進社區和諧、共融發展。
四是成功打造了一個黨建示范品牌和一個黨建示范項目:一是在“兩新組織”領域(廣東雅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安網”黨建示范品牌,充分發揮企業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構建互聯互動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促進企業長效健康發展。二是在大水井社區打造“黨建+和美社區”黨建示范項目,有效構建了黨建引領、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優化提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有力推動黨建引領“和美”社區建設,實現黨建引領與大水井特色文化旅游發展同向發力的新局面。
“黨建+”推動城鄉深度融合發展
近年來,高埔崗街道實施“旅游富街、工業強街、文化興街”三大戰略,以建設全市全域旅游核心區為契機,以巴伐利亞莊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客天下國際旅游度假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為依托,以工業為基礎,建設“智美高埔崗”,成功創建第一批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大水井國家3A級旅游景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街道新風貌。
5年來,街道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完成50.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5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7億美元、翻了一番多;外商直接投資完成約1298萬美元;旅游總收入32.9億元;稅收3.2億元。
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旅游區于2020年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旅游區現建有鄉村四月民宿園、家風家訓館、國事長廊、星光之家、二十四節氣公園、荔園游樂場。鄉村四月民宿是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旅游區的核心區域,設計上涵蓋“一軸、二環、三區”,即以高埔崗農場歷史文化為主軸,通過微景點串聯起來,打造特色住宿區、飲食購物區、特色文化區、農耕體驗區、探險游樂區。民宿文化旅游區不僅能讓游客體驗農場、知青、客家等文化,感受嶺南風光,還實現了“社區變景區、居民變股民、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的目標,讓社區居民有更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旅游區項目中,高埔崗街道提出以“社區+企業+群眾+精準扶貧”的合作經營模式,鼓勵社區和群眾入股企業,參與分紅,促進發展,實現共贏,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
有了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高埔崗街道黨工委才更有底氣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宜居社區,并且取得了明顯成效。大水井社區是省無邪教示范社區、省四星級宜居社區,新陂為省三星級宜居社區。街道注重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家風引導鄉風文明建設,把最美家風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村規民約、良好家訓、文明家庭與基層黨建融合。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黨校培訓學習,街道文化廣場、黨建公園、黨建長廊、法治公園、家風家訓館、槎城書吧等場所把家風文化宣傳覆蓋全社會,引導廣大基層黨員和群眾自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向上向善。
發展成果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5年來,街道加大民生事業的投入,每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多方爭取和籌集資金1億多元,先后完成高埔崗衛生服務中心改造、商業街道路改造、客天下大道改造,完成商業街房屋外觀升級,建設和改造公園3個、廣場3個、槎城書吧1個。街道新增農家樂等餐飲企業78家,新增酒店、民宿16家,有效帶動1153人就業,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高埔崗街道向著產業旺、生態美、群眾富的目標邁出堅實有力的步伐,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五個著力開啟“十四五”發展新征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高埔崗延續此前的有效經驗,提出從五個方面做好今年工作,推動街道在新發展階段中取得新成果。
著力建設全域旅游街道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高埔崗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建設,規劃建設高埔崗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打造集文化休閑、親子研學、趣味農莊于一體的創意園;以大水井國家3A級旅游景區為抓手,筑牢小項目大文化理念,推動項目提質升級,完成荔園游樂場及項目二期溫泉小院建設,全力創建創新高地、產業投資洼地、休閑養生福地、觀光旅游勝地的特色民宿文化街區,形成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街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
著力引進優質項目
助推現代經濟產業體系建設
高埔崗緊抓省重點項目的優質服務,強力推進河源客天下二期用地收尾工作,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注重產業集聚化發展,積極推進河源鵬城科技生態園項目建設,鼓勵家順康完成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啟動高埔崗農產品交易平臺建設,增強發展動力,進一步推動現代經濟體系建設。
著力厚植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街道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民生實事,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推進“文明街道”建設,夯實惠民工作;扎實推進高埔崗學校擴建一期項目,完善學校硬件建設,不斷提升教學教育水平;啟動新作塘保留點道路提升改造項目,進一步方便群眾出行;推動新陂河水利改造,建設親水步道、濕地公園,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著力提升綜合治理水平
建設平安街道
當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時期,外部形勢非常嚴峻,要毫不松懈地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扎實推進禁毒、反邪教等工作,全方位提高群眾安全感;統籌抓好發展和安全工作,積極主動防范和化解各種重大風險,嚴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深入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強消防安全、出租屋管理,提升防范和應對安全生產事故能力。
著力發揮轄區特色
建設宜居宜業宜游街道
以建設全市全域旅游核心區為抓手,突出兩個4A國家級旅游景區提效破局,大力推動巴伐利亞莊園二期教育小鎮、體育小鎮和客天下客家文化小鎮等項目建設。突出推動基礎設施提質,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轄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對背街小巷進行文化、綠化、美化提升,推動文化公園、廣場持續提升提質,加大富民小區、副中心小區、新作塘及大水井保留點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力度,建設宜居宜業宜游街道。
【高埔崗街道概況】
高埔崗街道位于源城區南端,是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2011年3月在國營高埔崗農場的基礎上設立街道辦事處,轄區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總人口2萬多人,戶籍人口3800多人,94%以上為新豐江水庫移民。高埔崗街道下轄新陂、大水井、新作塘3個社區,其中新作塘社區是國家僑聯系統“優秀僑胞之家”,大水井社區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新陂社區是省三星級宜居社區。轄區內有企業23家,其中上市企業1家,籌備上市企業2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巴伐利亞莊園(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客天下國際旅游度假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1家。
高埔崗街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引領高質量發展,提出“一二三三”發展思路,以建設“智美高埔崗”為目標,突出“發展自我、服務大局”為重點,實施“旅游富街、工業強街、文化興街”三大戰略,全力建好旅游街道、智慧街道、文明街道,全面推動第三產業高端化,推進第二產業現代化,優化功能布局,不斷激發街道發展新活力,實現街道經濟社會全面發展。2016年以來,高埔崗街道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5項,省級榮譽10項,市級榮譽7項,區級榮譽若干項,在2017年、2019年全區鎮街主要經濟指標綜合考核名列第一,在2019年、2020年全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榮獲優秀。
【紅色檔案】
高埔崗這塊紅色的土地上發生過許多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1994年7月2日源城區人民政府以源府辦〔1994〕17號批準埔前鎮、高埔崗農場為老區鎮。
江仕周,出生于1917年,源城區人。1943年,江仕周在家附近干農活時,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1944年,抗日戰爭時期,在耒陽縣城爭奪戰中,他兩次死里逃生。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在淮海戰役中,他在安徽雙堆集鎮隨所部投誠,并被編入解放軍。之后,江仕周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北、解放重慶等戰役,1951年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江仕周復員回到河源,自愿到當時的河源縣高埔崗農場工作。
據江仕周回憶,他曾跟隨部隊走過廣東、湖南等11個省,親歷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戰爭。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江仕周和戰友堅定信念,救國圖存,見證了共和國從血與火中成長的歷史。
■組稿/攝影: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黃赟 通訊員 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