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再添國字號榮譽
東埔街道豐源社區被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
■豐源社區設立就業新形態服務驛站,提供就業登記等服務。丘添娜 攝
○本報訊 記者 何海華 通訊員 劉宗哲 記者日前從源城區人社部門獲悉,東埔街道豐源社區被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這是源城區第二個獲此稱號的社區。
豐源社區是1998年省政府設立的東源縣新豐江水庫“兩缺”移民外遷安置點之一,總面積43.8萬平方米,常住居民1.5萬多人,勞動力6000多人。近年來,豐源社區實現了“三個百分百”目標: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勞動者就業率100%、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100%、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100%,并同時做到無零就業家庭、無失業半年以下人員、無群眾投訴。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去年以來,豐源社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充分促就業”主題活動。打造亮化工程,建設覆蓋整個轄區范圍的高清視頻監控80套和巷道路燈亮化750盞;打造凈化工程,水浸點排污排水改造、破損道路修補,徹底化解困擾社區居民的交通擁堵問題;打造民生工程,多渠道籌措資金2000萬元,完善社區民生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豐源水產綜合市場,提供120多個攤位和店鋪,以滿足社區居民就業需求,并對困難人員實行減租或免租,同時在市場3至5樓引入中小微加工企業,提供就業崗位800多個。
“兩手抓”促進就業
為給社區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崗位,豐源社區通過一手抓信息對接,一手抓招商引資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社區人群就業率。一方面是加強人企對接,暢通勞力資源共享渠道。社區備案在冊用工單位近180家,在就業招聘信息專欄會及時發布信息,把招工信息及時送到群眾家門口,群眾可通過電話、網絡等渠道咨詢招聘企業相關信息,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依托街道公共服務中心舉辦就業專場招聘活動,推薦社區下崗失業人員進場應聘。目前,社區推薦鼓勵下崗失業人員靈活就業300人,困難家庭每戶至少一人實現就業。另一方面,加強招商引資,增加就業崗位。針對社區勞動力群體結構,社區主動到深圳、東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先后引進了超盛紙品、華灃玩具、友鵬制衣、永宏電子和好利思面包等中小型加工廠16家,直接帶動近千人就業,讓社區家庭婦女就近就業,實現家庭、工作兩兼顧。
三舉措提供增值服務
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豐源社區通過多項舉措為創業和待業人員提供周到服務。一是扶持創新創業,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優勢。積極主動對接市場監管、人社、稅務等部門,幫助創業者落實營業執照登記、稅務登記、就業政策補貼申領等業務。鼓勵社區高校畢業生和返鄉技術人員大膽創業,擴大經營,創造更多更好就業崗位。目前,社區受理創業咨詢80余人,扶持幫助創業人數50余人。二是設立服務驛站,推行個性化就業服務。2021年6月,社區成立了“就業新形態服務驛站”,提供“就業登記、我來安排”“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飲水、累可歇腳”等服務,做好群眾登記就業方向、社區個性化安排就業服務,同時切實改善貨車和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等靈活就業群體的工作環境。截至目前,驛站已提供個性化服務近千人次,成功幫扶就業100多人。三是開展專業培訓,提升社區群眾就業技能。針對社區失業下崗人員實際情況,社區按照“線上+線下”的模式,積極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切實為失業人員再就業創造條件,開展了粵菜師傅、家政、美容美發師、“回爐培訓”等課程,共培訓學員300人。通過專業培訓,推動粵菜師傅就業51人,家政行業就業200人,美容美發師就業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