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街道:奮力打造“老城新韻·和美新江”
■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呂鵬 ■通訊員 黃惠敏
新江街道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全市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和全區工作會議精神。新江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樹育表示,將圍繞“煥發老城區新活力”的中心議題,著力在黨的建設、經濟發展、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推動新江街道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老城新韻·和美新江”。
強化黨建引領,
著力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實施“紅色引擎工程”。聚焦落實“大黨建”“精治理”“微服務”“強陣地”四項重點措施,聚力打造紅色共建、紅色物業、紅色訂單等八個支柱項目,進一步提高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二是實施抓落實“五化”工作法。實施“任務清單化、問題精準化、工作流程化、管理精細化、督導長效化”抓落實“五化”工作法,不斷提升抓落實能力和水平。三是實施“345”社區每周事項落實制度。通過制定上級交辦工作任務清單、社區全年工作計劃清單、群眾反映問題清單“三清單”,落實定事項、抓落實、周反饋、勤督導“四步驟”,推動工作事項落實,有效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優化營商環境,
著力推動經濟發展
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長塘路、紅花路沿街商業業態規劃設計、行業引導、經營管理工作,挖掘一批老城老字號商鋪,保護一批老城非遺文化,打造親水漫游、客家特色、槎城特點商旅街區。加強江寶路餐飲、商旅業態服務管理,打造特色餐飲、商旅服務街區。沿中心街、成衣巷布局河源地方特色產品經營網點,打造傳統特產特色街區。盤活工業村,引進一批“創客”,打造文創產業孵化基地。二是大力推進重點項目。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加快推進城南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圍繞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科學組織實施,確保按時序完成建設任務。三是著力盤活土地資源。全力做好重點項目征收儲備工作,有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盤活土地資源。
細化城市管理,
著力提升城市品質
一是提升人文環境。以鱷湖水生態和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以及長塘路、紅花路綜合整治提升項目為牽引,挖掘提升西門井、遠興亭(徐屋亭)、湖山書院等歷史遺跡和文化,提煉塑造街道文化韻味,賦彩老城新韻。扎實推進背街小巷、居民小區、社區公園“微改造”,達到引綠進城的效果。二是打造宜居環境。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聚焦社區、市場、車站、醫院、學校和商貿綜合體等公共場所,嚴格督促落實“路長制”和“門前三包”責任制,著力解決城市“六亂”以及“三線”雜亂、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三是優化便民服務。深入走訪轄區企業、商戶,為轄區內廣大經營戶和從業者提供政策宣傳、事務代辦、招商引資等服務。進一步落實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失業人員幫扶、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等穩就業舉措,持續提高就業服務。依托“紅色訂單”,推行“居民點單、支部下單、黨員接單”“三單制”服務模式,為廣大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有效對接群眾需求,積極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持續優化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