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前鎮以“四力”促“四新”
打造“三有”鄉村振興示范帶
○本報訊 特約記者 呂鵬 埔前鎮立足“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中心鎮定位,深化“1234”規劃布局,以“四力”促“四新”,打造有顏值、有產業、有活力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力,構建鄉村發展新格局。埔前鎮堅持規劃先行,高質量編制《“蔬香田園·靜謐山水”鄉村振興示范帶規劃》。堅持立足資源稟賦,規劃以鵬城大道為主線,串聯西片區坪圍、上村、高圍、埔前、陂角等5個行政村,打造具有“客家美食、精品民宿、耕趣田園、紅色記憶”形象特色的美麗鄉村連片示范村。陂角村入選首批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二是培育產業源動力,推動鄉村涌現新業態。立足各村資源稟賦投資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坪圍村溫室種植蘭花田園風光體驗基地、高圍村五指毛桃產業園效益凸顯。同時,強化村企合作,坪圍村工廠化水循環養殖鱖魚和廣東四季廚房肉牛養殖項目順利投產,溫氏高效生態養殖示范基地項目正有序推進。鄉村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上村村紅色教育基地帶動了周邊一批優質農家樂發展,埔前村樂心農場每年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陂角村打造了近年來全市內人氣很旺的鄉村旅游地——蔬香園,帶動村集體年增收7萬元。
三是提升環境軟實力,打造綠美鄉村新風景。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五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動,村莊保潔覆蓋面、垃圾處理率、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完成率均達100%。同時,每季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考核評比活動。助力推進綠美源城生態建設,積極配合春沐源小鎮綠美示范點、陂角村綠美示范村、高圍古樹公園綠美示范公園建設等。
四是增強治理內驅力,助力鄉村迸發新活力。推行鄉村治理新模式。利用“粵治美”微信小程序,對積分工作實行線上管理,將人居環境常態治理等內容納入積分管理范疇。強化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進一步擦亮坪圍村“全國文明村鎮”“廣東省文明村”招牌,常態化開展衛生整治、美麗庭院、“四點半課堂”等志愿服務活動,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納入村規民約,有效動員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治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