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南鎮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
聚“六力”促農村人居環境再提升
■特約記者 呂鵬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源南鎮聚焦“六力”工作措施,建立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群眾思想觀念得到進一步轉變,愛干凈、愛整潔的生活習慣蔚然成風。
突出組織引領
整體聯動增強“推動力”
該鎮黨委書記做好“一線總指揮”,每月至少召開1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部署會議,分別就落實工作、督查整改進行部署安排,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層層落實責任,構建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同向發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制度,按照“責任分工、分區分片、網格管理、定人定責”的工作原則,實行鎮、村、小組三級網格化管理模式,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做到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全鎮共組建網格93個、網格員93人,確保每一項任務工作有人盯、有人抓、有人管。
突出整治目標
聚焦重點增強“戰斗力”
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抓手,結合“清潔鄉村 綠美河源”百日行動等工作,重點圍繞生產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時,溝渠、池塘白色垃圾和漂浮物,背街小巷積存垃圾,房前屋后雜物亂堆亂放等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逐項整改,做到完成一處、銷號一處,切實做到領導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同時,充分發揮“組團式”力量,鼓勵群團組織、社會力量等參與村莊清潔行動,累計發動黨員干部、志愿者、村民4569人次,“三清理”共46379處;“三拆除”242處,共10870.59平方米;“三整治”4136宗,農房微改造128棟;宣傳發動村民落實“門前三包”3735戶。
突出團結協作
齊心協力增強“凝聚力”
該鎮堅持以人為本,從群眾需要出發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動村民群眾主動清理房前屋后亂堆亂放雜物,激發村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以廣泛推動鄉村治理積分制為契機,組織開展“曬曬我家小院”打卡活動、“美麗庭院”評選等“積分+”活動,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開展“積分+”活動10場次,參與村民1500人次。
突出督導檢查
壓實責任增強“執行力”
該鎮對5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實施三級網格化管理,抽調各部門干部組成督查小組,對各村小組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督查,形成問題清單,通報至所在村要求立即整改,實行即時發現、即時整改制度,按照“定責、定人、定點、定時”的方法,切實將責任落實到人,增強整治行動執行力。截至目前,共發現問題168個,整改完成168個,整改率達100%。
突出建章立制
長效管理增強“持久力”
該鎮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做到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先后制定《源南鎮全域環境衛生保潔長效管護機制實施方案(試行)》《源南鎮2024年度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建立保潔機制工作方案》等方案。同時,根據各村實際,因村制宜,充分利用公益性崗位成立村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護隊伍,引導村民群眾積極參與,養成愛干凈、講衛生的生活習慣。
突出宣傳發動
帶動引領增強“影響力”
一是加強政策指導,全方位深化宣傳內容。深入各村小組召開“家長會”、座談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面對面為群眾解疑釋惑,派發鄉村振興應知應會小冊子、村民明白卡共800份。二是豐富宣傳載體,全領域形成宣傳合力。通過喇叭響起來、抖音拍起來、宣傳品發起來、志愿者馬甲穿起來等多種形式,累計發動村民參與拍攝宣傳視頻等活動10場次,設計制作創意宣傳品500余份。三是以宣傳實效為導向,全過程強化結果運用。堅持把宣傳成效、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等方面作為黨員干部評優選優的重要依據,選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效應,激勵鎮村干部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再立新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