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2025年科技進校園活動月啟幕
科技點亮未來 創新成就夢想
■高蓮小學師生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 本報記者 孫紅 攝
○本報訊 特約記者 呂鵬 通訊員 鄭天敏 近日,源城區2025年“科技進校園活動月”在高蓮小學啟動,3000余名師生參與以“科技點亮未來 創新成就夢想”為主題的科技游園活動,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
三大行動
構建科技教育新生態
此次科技進校園活動月圍繞青少年科學素養培育,推出三大創新行動:課程融合強基行動將革新科學教育模式,在全區中小學推廣人工智能編程、機器人設計等校本課程,推動科學教育向創新能力培養轉型;校地聯動賦能行動搭建高校與中小學合作橋梁,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科技學院等高校專家將與一線教師結對,開設“科技科普大講堂”,籌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基地;全域科普浸潤行動策劃740場系列活動,涵蓋科技館流動展、高新企業探秘、創客空間體驗等,同步啟動人工智能大賽和科技創新大賽,預計吸引萬名學生參與。
前沿科技展品
點燃創新熱情
啟動儀式上,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的“廣師之翼”節能電動車、智慧心減壓系統等綠色科技設備,展現科技服務生活場景;廣東科技學院的智能機器狗與仿生蜘蛛機器人,呈現仿生技術新成果;河源市人工智能科普協會的無人機編隊表演、殲-15航模展示及人機對弈機器人,詮釋AI與物理學科融合魅力;市科技館的車載科普展品、VR互動體驗及昆蟲標本展,帶師生領略自然科學趣味。
學生科創成果驚艷亮相
學生作品展區亮點頻出:高蓮小學的“火焰掌”防災實驗裝置和“震動預警器”,盡顯災害應對巧思;下角小學的“三角形教具”將抽象數學原理可視化;豐源學校的“地下車庫智能防水系統”、誠信小學的“專注力提升自選擇裝置”等作品,針對現實問題提出創新方案,獲現場專家好評。
據了解,此次科技進校園活動月將持續至6月初,通過“課程+實踐+賽事”立體模式,覆蓋全區20余所中小學,助力青少年“觸摸科技脈搏,點燃創新火種”,培育未來科技人才。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