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紫金縣

紫金描紅畫綠繪新卷

工業農業文旅三大產業齊頭并進,努力爭當河源綠色崛起先行地

2023-11-16 10:34:46 來源:河源日報

2e38184f4d063eb966e495572f8921db_hyrbs1116004_001_01_s.jpg

■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

51284e8722821576d090d2f0b40e0ef7_hyrbs1116004_001_02_s.jpg

■觀察團成員在中國蟬茶交易中心沉浸式體驗紫金蟬茶文化

41320d1c0ac2e41203e07731b23567d4_hyrbs1116004_001_03_s.jpg

■紫金客茶谷集茶葉種植、生產、觀光于一體,成為“吸粉”無數的“網紅打卡地”。

a051b85e85372d725ec291fd3f18609e_hyrbs1116004_001_04_s.jpg

■入秋后,紫金縣九和鎮御臨門溫泉度假村人氣不斷升溫。

6bad1c3d2a1a14876a95f27a6a2fe97e_hyrbs1116004_001_05_s.jpg

■得益于充沛的溫泉資源,像裸云˙在望一樣的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拔地而起。

492e132bdc6c9f5d70c0126c372754d3_hyrbs1116004_001_06_s.jpg

調研行 視頻二維碼

61803bafc9d0c3aca608fba5d36f14e4_hyrbs1116004_001_07_s.jpg

高質量發展 視頻二維碼

74fad4d61144b1c3633817c0c9d34343_hyrbs1116004_001_08_s.jpg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源河客戶端

核心提示

紫金,一顆鑲嵌在南粵大地的綠色明珠,一方鐫刻著紅色記憶熠熠生輝的土地,以綠為途、紅綠共進,繪出紫金高質量發展新卷。

省委賦予河源“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使命任務。這迅速點燃了紫金上下砥礪奮進、比學趕超的干事創業激情。令人期待的產業新格局、豐沛活力的城市新氣象,呼之欲出。

看數量,2023年前三季度,紫金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34億元,同比增長4.8%,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排在全市前列。

看質量,工農旅三大產業優質項目簽約不斷,縣域經濟底盤不斷壯大,發展態勢不斷向好。

實踐證明,“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是促進紫金縣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是打破發展困局的有效舉措。

工業產業項目亮點多 夯實高質量發展之基

實現綠色崛起,強勁的產業發展是有力支撐。

依托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北部生態發展區的生態優勢,紫金搶抓省委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重大機遇,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有關工作要求,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以“工業立縣、農業強縣、旅游旺縣”的思路,推動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融合發展,持續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11月7日,本報采訪團來到紫城工業園,實地了解百世泰產業項目的具體情況,切身體驗高新制造技術的發展,在“走看聽、思悟行”中,探尋到了紫金縣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源頭活水——工業產業的發展。

穩經濟,首先要穩工業。近年來,紫金縣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新建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兩大工業平臺,并以兩大工業平臺為抓手,持續健全完善“3+16+21”招商工作機制,匯聚3支招商小分隊、16個鎮、21名招商大使的招商合力,引資活力持續迸發,新電子、新材料、新制造三大主導產業集群效應日漸凸顯。截至目前,兩大園區已累計引進項目96個,合同總投資達572.72億元,新材料、新制造產業加快向百億級邁進。紫金產業園(分為北區紫城工業園區和南區藍塘產業新城)更是被成功認定為省級產業園,“一園雙區”空間布局逐漸形成。

為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立足本地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紫金縣內培外引、強基補鏈,新項目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旺盛生長。今年以來,已順利推動全市首個預制菜產業園落戶本土,促成總投資16億元的水墩水產業園動工建設,為紫金縣產業發展開辟出一條全新賽道。

一個產業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產業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隨著一個個優質項目的簽約、落地和動工,紫金縣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步伐更加堅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紫金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8億元,占全年目標任務數的79.4%,同比增長12%(高于年度目標增速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發展勢頭強勁。

抓住創新的“牛鼻子”,跑出產業發展的“加速度”。在本土戰略性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今年3月,由紫金縣和深圳市龍華區聯手打造的“雙向飛地”園區——河源紫金(龍華)科技創新孵化中心在深圳市龍華區恒大時尚慧谷揭牌運作。占地面積約1.38萬平方米的科創中心將通過“前店后廠”“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創新+孵化”的產業合作模式,解決紫金本地企業整合創新資源能力弱、推進科技創新成本高等問題,成為激活綠色崛起的全新引擎。

濃旅文旅深度融合 走出綠色發展新路

茶是中國的符號,紫金蟬茶是廣東茶葉的一張名片。

11月17日-18日,以“生態引領、綠色發展、客家古邑、蟬茶飄香”為主題的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將在紫金召開。

這是紫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見證。

紫金縣有700多年的種茶歷史,紫金蟬茶更是被譽為“茶中燕窩”。但茶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擦亮“紫金蟬茶”這一金字招牌,紫金下了不少功夫。

近日,位于紫金縣城金山大道東的中國蟬茶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揭牌當天,4家企業簽訂茶葉采購協議,意向訂單達5000萬元。此外,現場還簽約23個優質農業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超47億元。如此大的“手筆”,是紫金縣近年來深入實施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和紫金蟬茶品牌建設工程的成效檢驗,更是做大做強茶葉主導產業的“厚積薄發”之舉。

茶史尋蹤、茶品薈萃、茶俗話聊……流連在中國蟬茶交易中心之間,觀察團成員們沉浸式體驗紫金蟬茶文化,與茶企代表們暢想茶發展。

“作為全國首個以‘蟬茶’為主題的茶葉街區,中國蟬茶交易中心投資額達5000萬元,中心街區長約500米,經營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目前已有26家茶企入駐。”面對觀察團成員的好奇,中國蟬茶交易中心負責人楊銳鋒詳細作了介紹。該項目涵蓋八大中心,有茶葉交易、茶文化傳播、茶歷史展覽、茶技藝培訓等諸多功能,承載著中國蟬茶及其衍生品的批發交易、展覽貿易、文化傳播等重任。其揭牌運營,補上了紫金縣蟬茶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標志著廣東又一專業茶葉交易基地正式運營。

目前,紫金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7.5萬畝,綜合總產值超15億元,紫金蟬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超35億元,紫金蟬茶先后獲得“中茶杯”“國飲杯”特等獎、金獎等榮譽172項,成功躋身廣東三大名茶行列;紫金縣成功入選中國茶業百強縣,獲得“中國蟬茶之鄉”美譽。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香茶韻引客來。圍繞“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發展理念,紫金縣不斷豐富茶旅業態、培育茶旅商品、提升茶旅內涵、強化茶旅宣傳,茶旅融合“漸入佳境”。

如今,遍布紫金大地的一片片茶園,不僅成就了紫金綠色產業的發展,也成為了游客鐘愛的休閑之地。從紫金縣城驅車僅10分鐘,便可到達紫金客茶谷。作為紫金茶旅融合體系建設的示范點,此項目集茶葉種植、生產、觀光于一體,成為“吸粉”無數的“網紅打卡地”。“在文旅消費方面,除門票收入外,我們的個別游玩體驗項目也會以售票的形式在節假日搞活動,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廣告推廣吸引游客。今年以來,我們茶葉的產值約1000萬元,客流量在40萬人次左右。”客茶谷項目負責人陳子玲表示。

茶旅融合發展同樣帶動著紫金全域旅游美麗蝶變。

入秋之后,天氣微涼,正是浸泡溫泉的黃金時節。走進紫金縣九和鎮御臨門溫泉度假村,獨具巴厘島風情的景觀建筑,讓觀察團成員仿佛身臨其境。

充沛的地熱資源,同樣帶動了當地民宿產業的發展。像裸云·在望一樣的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在周圍拔地而起。“圍繞‘文旅名鎮’發展定位,今年以來九和鎮共引進了3個文旅項目,總投資額達4.46億元,對補齊溫泉旅游產業鏈條,助推民宿產業提質升級具有重要作用。”九和鎮黨委副書記李智表示。

處九和一隅而察紫金大局,今年來,紫金縣通過充分挖掘本地客家、紅色革命、溫泉、生態、美食等特色旅游資源,紫金縣全力打造和提升獨具紫金特色的“綠色”生態旅游、“古色”人文旅游、“紅色”革命旅游、“特色”溫泉旅游、“夜色”休閑旅游,擦亮用活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朝戲、紫金縣蘇區紅色革命舊遺址群、御臨門溫泉等文旅名片。

有序推進東南五鎮旅游公路、永安古城、黃花古驛道等項目建設;成功舉辦保護利用紅色文化促進紫金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簽約文旅項目14個,總投資超45億元;加速布局民宿產業……“項目為王”的理念和舉措,有力促進了紫金縣文化與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綠美紫金蹄疾步穩 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秋風送走了暑氣,卻帶不走紫金大地滿眼的綠意,在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更是如此。

“這個葉尖有刺,開的花鮮黃色如手指般粗細的植物為什么叫‘十大功勞’這么奇怪?”“十大功勞全株均可入藥,且藥效卓著,在民間口耳相傳久了便稱作‘十大功勞’。”珍稀及特色植物保育科普園內,工作人員細致講解野生植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根植于內心深處。

如今,上千株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紫紋兜蘭在此開始爭相綻放,進入盛花期。作為優良森林生態環境的指示植物類群之一,連片的紫紋兜蘭分布是紫金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全力保護生態環境的成效縮影。

觀念就是財富,思想決定出路。近年來,紫金縣按照“有序推進、‘綠富’雙贏”的思路,扎實推進綠美紫金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全力加快七木寨郊野公園和鷹峰山林長綠美園兩個省級示范點建設,林分優化、新造林撫育、新造油茶、油茶低改及撫育任務均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建成17個縣鎮級林長義務植樹點、5個主題林。

著眼綠色崛起大局,紫金縣聯合各界力量相繼建立綠美紫金生態建設人大代表聯絡站、“森林法官工作室”、生態環境保護聯合研究基地,構建生態大保護格局;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空氣質量優良比例達100%,持續穩定在國家二級標準,國控斷面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穩定安全,生態安全屏障不斷筑牢。

現場探訪

河源市百事泰科技有限公司將把深圳工廠整體搬遷至紫城工業園

深耕電子制造業落戶紫金再發力

金秋時節,走進河源市百世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世泰)的生產車間里,映入眼簾的是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工人們分工明確,在各自的工位上有序地忙碌著,一個個零件經過組裝、加工,最后成品、裝箱,即將送往國外市場。

今年以來,紫金深入實施園區建設爭先行動,為企業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在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相應的配套政策下我們從深圳搬遷于此,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難問題,降低了制造成本。”該公司副總經理歐國平表示,作為制造型企業,非常看好紫金的營商環境和未來發展前景。

百世泰由深圳市百事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落戶于紫城工業園,今年1月正式投產,主要從事逆變電源類、車載電子類、智能家居類、個人護理類、智能排插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及跨境電子商務,產品主要銷往歐洲、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該公司生產車間約1.9萬平方米,現有工人150人,入園至今投入總款項近7000萬元,預計首期投資總金額達到1億元。

談及未來發展,歐國平表示,會盡快將深圳未搬遷的車間在2024年初整體轉移至紫城工業園新工廠,屆時有望達到年銷售近3億元,同時為當地新增約300個就業崗位。“隨著后期物流園落成以及商業區的配套貼身服務,我相信未來將真正實現企業周邊配套設施產業多、物流快、服務好、省成本的‘深圳第二城’。”歐國平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紫城工業園和藍塘產業新城累計引入聚飛鑫科技、大陽電工、金盛蘭等項目93個,合同總投資達553.92億元,全縣規上企業65家,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電子、新制造”為主導的產業聚集態勢。

紫金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定不移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全力以赴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惠民生,加壓奮進、爭先競優,全力推動紫城工業園和藍塘產業新城兩大平臺擴容提質,加快打造新材料、新電子、新制造產業集群,推動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紫金客茶谷——

舞起蟬茶“龍頭”加快茶旅融合發展

立冬已過,但紫金客茶谷內依然綠意盎然,站在觀景臺遠眺,一壟壟茶樹錯落有致地沿著山坡鋪展開來,萬畝茶園綠波蕩漾、蔚為壯觀。

近年來,為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做強“茶罐子”,紫金縣通過“擴規模、提品質、強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成立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深入實施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和紫金蟬茶品牌建設工程,出臺茶葉獎補政策,安排專項資金全面扶持茶產業發展,依托省級茶葉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平臺,全力做強茶葉主導產業,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客茶谷全面提升了原有的基礎產業、商業能力、配套功能、資源結構等,同時進行了全局性的規劃定位,高要求、高標準地大幅增加投資建設。“紫金客茶谷投資10.16億元,規劃占地面積6000多畝,目前已完成了2000多畝茶山規整、道路擴寬、茶葉種植等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客茶谷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廣東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紫金縣茶葉產業園的核心示范區,客茶谷圍繞打造生態共享蟬茶園、蟬茶生態度假區、蟬茶文化休閑區、茶旅融合核心區、產村融合示范區、產學研教育基地等功能片區,形成“一園四區一基地”布局,推動茶旅融合發展。

目前,紫金茶葉種植面積由2015年的1.8萬畝增加到7.5萬畝,產值由1.5億元增加到15億元,“紫金蟬茶”品牌價值超35億元,是“全國茶業百強縣”“中國蟬茶之鄉”。據了解,2022年,全縣105個行政村發展茶葉種植,流轉土地6200畝,帶動農戶4505戶,解決勞動就業近2萬人,戶均年增收1.1萬元以上;全縣茶企向農戶、村集體分紅965萬元,發放勞務報酬近3億元,人均2.1萬元,有效推動鄉村加快振興。

客茶谷項目相關負責人陳子玲表示,將緊緊圍繞以加快推動茶葉產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紫金縣茶葉產業園的配套建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作為重要工作任務,重點構建紫金蟬茶、客家文化、紫金文旅的泛文旅產業集群聯動融合,全面實現一、二、三產業大融合,建設成為帶動紫金縣茶業發展核心區和未來北回歸線上的萬畝茶旅綜合體。

一線故事

民俗“貼身管家”周瑞鵬——

九和溫泉民宿產業“領跑者”

藍天白云下,一間屋、一盞茶,聽樹葉輕顫,與天地共枕。在紫金縣九和鎮,有一家名為“裸云·在望”的帳篷露營溫泉民宿。這里,負責人周瑞鵬每天都和團隊一起,致力于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體驗。

“之前,這里就是一塊荒地,周邊也沒有商鋪經營。”2022年8月,周瑞鵬看準了“溫泉之鄉”——紫金縣九和鎮,結合當地特有的資源優勢,開設了這家民宿。作為一名資深的酒店管理人員,16年的從業經驗讓他深知游客對高品質特色民宿的需求。

民宿坐落在溫泉旁,每間房間都獨立設置溫泉池。房間的設計也十分考究,8套三角木屋和2套船屋帳篷,既保留了當地的特色,又融入了北歐現代元素。在團隊建設方面,周瑞鵬聘請了13名來自周邊鄉鎮的群眾一同參與管理。每逢旅游旺季,民宿常常一房難求。

除了在服務方面加足馬力,周瑞鵬還十分注重民宿品牌建設。他利用民宿提高當地溫泉的知名度,為周邊地區發展溫泉民宿產業提供案例參考和品牌引領。

建設高品質特色民宿、打造戶外溫泉泡池房、吸引廣深地區投資者合作經營,周瑞鵬一邊完善民宿內基礎設施的建設,一邊積極為民宿集群引進餐飲、田園體驗項目等配套產業。這幾年,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周邊村民紛紛改造、新建樓房開民宿。從0家到接近30家,越來越多的村民像周瑞鵬一樣,把天然的溫泉資源利用起來,發展特色民宿、推動鄉村旅游,讓一方山水變成口袋里的“金山銀山”。

讓周瑞鵬充滿信心的是,2023年,九和鎮圍繞“文旅名鎮”發展定位,引進了3個文旅項目,總投資達4.46億元。這些項目對補齊溫泉旅游產業鏈條,助推民宿產業提質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在裸云·在望民宿周圍,曾經堆滿廢品的雜屋、落葉堆積的屋頂搖身一變,成了飲茶閑談的清幽茶房、聽風賞景的露臺,村里的環境更好了,村民的工作機會、收入也更多了,依托民宿衍生出的美食特產一條街,已成為當地農戶自產自銷的鄉村大集市。

看到這些,周瑞鵬難掩興奮:“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們要帶領村民發展持續、健康的特色民宿產業,讓溫泉真正‘活起來’、老百姓真正富起來。”

觀察有感

紫金是下一個有“溫度”的地方

江東新區城東街道社區干部楊曉滿:紫金縣九和鎮擁有天然的硫磺溫泉,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在民宿附近,有許多農家菜館,可以滿足游客吃、住、行一條龍服務。在這里,讓我看到了紫金縣文旅產業發展的前景,基礎設施愈發完善。今后,紫金縣相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為當地特色文旅產業賦能,讓更多的游客到此游玩,從而激活當地的經濟,提高村集體收入,持續壯大富民興村產業。

和平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曾海圣:中國蟬茶交易中心和客茶谷兩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在中國蟬茶交易中心,通過負責人的講解,我看到了客家茶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中國蟬茶交易中心將文化、商業及旅游結合在一起,在傳承茶文化的同時,也帶動了河源地區及其他地區茶農經濟的收入,是實打實地為文化、為人民。紫金客茶谷很好地展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實景象,其規劃建設非常好地將生態茶園風光和旅游融合到了一起,這種發展規劃值得推廣和借鑒。

中國農業銀行連平縣支行鄉村振興金融助理曾小輝:參加這次活動,深入紫金多地走訪,讓我從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挖掘到了各種美好、鮮活的素材,我會認真執筆寫好、講好紫金故事,把紫金高質量發展的故事傳播出去。同時,作為一名鄉村振興的金融助理,我特別留意到,紫金的民宿發展得非常好,農行在民宿方面支持力度非常大。比如說,專門設立有民宿貸,還有農戶優惠貸款等。民宿產業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產業,農行在鄉村振興當中起到了金融主力軍的作用。

紫金縣龍窩鎮官田村黨支部書記馬建君:通過此次活動,我深刻感受到紫金縣在高質量發展和綠色崛起方面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效。紫金縣在生態環保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省級自然保護區白溪水庫不僅保持了原始生態環境,保護了動物的多樣性,也為當地的旅游業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其次,紫金縣在產業發展方面也有所突破。我們參觀了紫金縣工業園的工業項目及一些農旅項目。可以看出,這些項目在提升當地農工業發展的同時,也讓當地群眾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希望紫金縣未來能夠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增進民生福祉。

連平縣財政局職工鄒文宇:紫金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當地外出鄉賢的力量,籌資建設了佑文中學,為紫金教育提供了超過1500個優質學位,切實解決了當地學生家長“急、愁、盼”的問題。看到這里的“江畔書吧”“半山食堂”寬敞明亮的教室,如畫般的校園風景,在條件這么優渥的學校學習,確實很幸福。或者說,縣委、縣政府這么重視教育,紫金縣的莘莘學子有條件在優質的環境中成長、成才。

記者銳評

山區縣綠色崛起正當時

綠色崛起,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11月6日、7日,記者跟隨“河源高質量發展·綠色崛起調研行”觀察團,走進了有溫度、有情感、有故事的紫金大地。兩天一夜的時間,行程過百公里,觀察團成員的足跡遍布產業項目、鄉村振興、綠美生態建設、民生工程等一線現場,近距離觸摸紫金發展的有力脈搏,感受拔節生長的充沛活力。

工業園區內,觀察團成員現場感受著先進制造企業開足馬力趕訂單的干勁。愈發先進科研專利技術、愈發完整產業鏈條,讓這些入駐企業對現有資源做到“吃干榨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著澎湃動能。

山間田野里,觀察團成員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整齊劃一、綠意盎然的茶帶,統一鋪設的滴灌管網、水肥一體化的精量調控技術,以及日益完善的民宿等旅游配套設施,無一不彰顯著文旅融合的獨特魅力。

作為一個山區縣,紫金面臨著加快發展和保護生態的雙重壓力。以“綠富雙贏”為目標,堅持“工業立縣、農業強縣、旅游旺縣”的工作思路,紫金縣在充分依托生態資源稟賦的基礎上,以生態保護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促使工、農、旅三大產業綠色優質項目不斷落地,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綠色崛起的本質是生態文明的崛起,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優質生產力,代表著發展后勁和核心競爭力。在走訪參觀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過程中,更令觀察團成員感到驚喜的是,紫金縣不僅在經濟發展上思路清晰,在生態保護工作上更是“煞費苦心”,成效卓著。

如今,紫金縣“綠水青山”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正在同步釋放,綠色崛起的美好藍圖正通過科學路徑轉化為生動實踐。

數讀紫金“綠色崛起”

1.2023年前三季度,紫金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34億元,同比增長4.8%,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排在全市前列

2.截至目前,廣東省紫金產業園已累計引進項目96個,合同總投資達572.72億元,新材料、新電子、新制造產業加快向百億級邁進

3.2023前三季度,紫金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8億元,占全年目標任務數的79.4%,同比增長12%(高于年度目標增速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發展勢頭強勁

4.目前,紫金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7.5萬畝,綜合總產值超15億元,紫金蟬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超35億元

5.紫金縣扎實推進綠美紫金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已建成17個縣鎮級林長義務植樹點、5個主題林

■總策劃:曾淑梅 

■總統籌/總執行:楊建平

■采寫統籌:范建國 趙鋒

■編輯統籌:李天鴻 劉遠朋

■本版稿件采寫:本報記者 梁驅遠 陳星 

朱曉穎 田紅秀 見習記者 廖司弦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鄧宇權

■本版稿件統籌:梁驅遠

■制表:吳丹

    上一篇:助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