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工業產業迅速崛起
“雙核引擎”成為高質量發展強大支撐強勁動力
■紫城工業園首期已經全面完工,二期基礎設施正加快建設。
■金盛蘭集團河源德潤鋼鐵二期項目動工建設,有望成為全市首個百億級工業企業項目。
■大陽電工科技(河源)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紫城工業園新材料產業的龍頭企業。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在紫城工業園的勝隆塑膠五金模具(河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員工們正在加班加點趕制訂單。
近年來,紫金縣連續3年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名全市前列,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又穩又好、加快發展態勢。
紫金能夠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重點在產業,核心在項目,關鍵在園區。紫金縣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地處“雙區”輻射帶動第一圈層。去年以來,紫金縣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積極搶抓省委、省政府實施“百千萬工程”重大機遇,深入實施“產業興縣”“工業立縣”戰略,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把園區建設作為發展工業經濟的主抓手,深入實施工業園區建設爭先行動,加快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擴容提質步伐,助推工業產業集群化發展。
當前,紫金縣已經形成“一園兩區”發展新格局,“一園”是指廣東省紫金產業園,“兩區”是指北區的紫城工業園和南區的藍塘產業新城。截至去年底,紫金產業園累計引進項目96個,其中去年簽約工業項目36個、總投資110.18億元。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比翼齊飛”,呈現出“區位優、平臺好、勢頭強、招商形勢喜人”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以新材料、新電子、新制造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實現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加快園區擴容提質
打造高質量發展強力引擎
3月的紫金,處處涌動著奮進的熱潮,煥發出蓬勃生機。走進廣東省紫金產業園,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高速運轉,一個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加速推進。紫金作為全市唯一擁有兩大工業平臺的縣,已經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有序轉移的新高地。
工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是經濟增長的主載體,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紫金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工作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產業”“七大行動”發展思路,全力造平臺、強招商、優環境、促項目,把工業園區作為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園區擴容提質,形成了布局合理、產業聚集、發展強勁的良好態勢。
據統計,紫金縣2023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23.56億元、同比增長6.2%,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27.17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等多項指標排在全市前列。
據了解,紫城工業園規劃總面積18.2平方公里,首期啟動區2.7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全面建成,產業項目基本布滿,公共配套區孵化廠房、公寓、宿舍、商業街、市民廠場已建成投用。一期5.8平方公里的中部片區已完成征地拆遷工作,總投資18.8億元的二期基礎設施建設(含安置區)項目正扎實推進中,電商物流園、冷鏈物流園、樓宇產業園、預制菜產業園、汽車商貿城正在加快建設。
目前,紫城工業園以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產業為主,初步形成了以大統營電子集團為主導的新電子產業集群和以大陽電工為主導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據統計,截至目前,紫城工業園已經累計引進簽約項目83個、合同總投資達193億元。其中,投產項目49個,在建項目18個,已簽約待動工項目8個,規上企業2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專精特新企業1家。
藍塘產業新城規劃總面積18平方公里,首期6.68平方公里,已經完成用地征收6.5平方公里、土地平整4.5平方公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目前,藍塘產業新城以新材料和新制造產業為主。據統計,藍塘產業新城已經引進項目32個(含框架協議),合同投資總額388.42億元。其中,投產項目4個,在建項目3個,規上企業4家。
產業加速集群集聚
企業發展闊步向前
日前,記者在河源市百世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世泰)生產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馬不停蹄地趕訂單。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他們非常看好紫金的營商環境和未來的發展,計劃將深圳未搬遷的車間整體轉移到紫金,3年內實現年產值3億元。
百世泰是落戶紫城工業園的先進制造企業,主要生產智能家居、大健康醫療產品等,產品出口歐美地區。自投產以來,該企業訂單穩中有升,呈現穩步向上的發展態勢。
百世泰的投產,是紫金縣工業經濟發展良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紫金加快園區建設的同時,圍繞新電子、新材料、新制造、水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精準招商、以商招商、以鏈招商,突出抓好龍頭企業及抱團發展項目的引進和培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電子、新制造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目前,藍塘新材料和新制造兩個產業集群、紫城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建設穩步推進中。其中,紫城工業園以新電子、新材料產業為招商引資主方向,初步形成了以大統營電子集團、聚飛鑫電子器件為龍頭的新電子產業,以大陽電工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藍塘產業新城在招大引強、產業鏈招商等方面持續發力,堅持以金盛蘭優特鋼項目為龍頭,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并以引進深圳市創能機械有限公司為契機,加快打造百億級新制造產業集群,全力做大做強紫金新材料、新制造兩大產業集群,為紫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能。
紫金縣提出,今年在做大現有特色產業的同時,力爭引進超億元項目30個以上,推動新電子、新材料、新制造產業集群加速發展,大力推進產業科技創新,搶抓風口積極培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力爭全年新增2家高新技術企業,推動10家企業技術改造、5家企業數字化轉型。
目前,紫金縣已經形成“一園兩區”發展規劃和“雙核驅動”的發展格局,廣東省紫金產業園正在申報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平臺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園區已經預留10至20年的發展空間。當下的紫金縣,園區優勢明顯,產業集聚,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政策優惠,服務貼心,發展勢頭強勁,未來前景廣闊,已經成為廣大企業的投資福地、發展高地。
打好招商“主動仗”
圍繞三大產業強鏈延鏈補鏈
招商引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紫金縣要實現三大產業齊頭并進、融合發展,必須在招商引資上出實招、出硬招。
去年,紫金縣把招商引資放在重要位置,充分發揮園區主陣地作用,創新招商方式,謀劃強鏈延鏈補鏈項目,突出產業鏈招商,以招商促轉型、助發展。
去年4月,紫金首批21名“招商大使”正式受聘上任。他們發揮各自橋梁紐帶作用,當好紫金招商引資工作的“牽線人”“代言人”,為實施“百千萬工程”增添動力。
聘任“招商大使”是紫金進一步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的有力舉措。近年來,紫金縣委、縣政府著力抓項目、強招商,堅持發展向項目聚焦、工作向項目發力、資源向項目集聚,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搶抓“百千萬工程”機遇,高度重視三大產業招商工作,不僅出臺產業發展“黃金30條”,實行“一企一策”、項目代辦制等惠企服務,而且建立“3+16+21”(3支招商小分隊、16個鎮“賽龍奪錦”、21名“招商大使”)招商機制和縣領導掛鉤聯系重點項目(企業)制度,圍繞新電子、新材料、新智造、水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精準招商、以商招商、以鏈招商,突出抓好龍頭骨干企業及抱團發展項目的引進和培育,引進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產業集聚態勢逐步凸顯,為助力紫金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積蓄動能。
“專業小分隊”招回好項目、大項目。去年以來,紫金縣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深入實施招商引資年行動,調整紫金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工業產業、農業產業、文旅產業3個招商引資小分隊,出臺獎懲措施,推動各級各部門迅速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實現專業化招商和全民招商。同時,借助首批21名“招商大使”等力量,在深圳市龍崗區成立紫金招商展示中心,聯合開展專業化招商、全域招商、全產業招商。
據統計,去年招商小分隊共考察企業148批次,洽談項目358個,簽約企業(含框架協議)72家,意向合同投資總額156.69億元。
優質高效的服務是項目落地見效的有效保障。紫金縣不斷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和要素保障,以惠企暖企行動為抓手,嚴格落實縣領導掛鉤服務重點企業(項目)制度,定期深入企業調研,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卡殼”難題,持續深化和拓展企業代辦制服務。據統計,去年紫金縣累計為53家企業共245個項目提供代辦服務,協調解決企業相關問題,組織指導9家企業完成技術改造,培育上規工業企業11家。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圖片:本報記者 肖斌(除署名外)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