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吳春尚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點,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數字化發展。這是中央基于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后,針對產業運行面臨的新環境新要求新矛盾新挑戰,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為河源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時期,河源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全力“融深”“融灣”,對接“雙區”產業和需求,充分發揮河源比較優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初步成效。河源擁有粵東西北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粵東西北首個綜合型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燈塔盆地正在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2019年《廣東區域綜合競爭力報告》顯示,河源在北部生態發展區5市中區域競爭力、發展后勁均排名第一。2019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1.43億元、增長6.1%,重點產業發展迅速,比重不斷擴大,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和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39.8%和52.2%。河源綠色優勢持續提升,全域旅游“河源樣本”正在形成,新增國家、省級旅游度假區各1家,全年接待旅游總人數增長12.1%、旅游總收入增長12.9%。
當前我國正處在國際產業供應鏈的重塑,國內專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廣東面對新挑戰,實現新發展的重大機遇和重要途徑。河源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毗鄰城市,也是深圳都市圈的成員,“雙區”的建設為我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帶來重大機遇。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堅持以生態為“本”、以現代為“魂”,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按照“灣區所向、深圳所需、河源所能”要求,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區,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筆者認為,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突出我市比較優勢,充分對接“雙區”產業和市場需求。
一、對接“雙區”產業,優化工業產業布局
河源應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結合我市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主動融入“雙區”產業鏈、價值鏈,按照“深圳總部+河源基地”模式,積極參與“雙區”產業疏解,探索實施“鏈長制”,為產業鏈做好配套,讓引進企業真正落地,實現“轉移—承接—升級”無縫對接,著力打造“雙區”現代產業重要戰略腹地。目前,河源在電子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和食品制造、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有較大的比較優勢,應繼續發揮、擴大這種優勢,加速對接“雙區”的這些產業,打造電子信息、食品制造等若干千億、百億級以上產業集群,加快構建高附加值、低碳化的旅游工業產業體系。
二、對接“雙區”農產品消費需求,打造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平臺
河源緊鄰粵港澳大灣區,具有豐富的土地、優質的水,新豐江、楓樹壩兩大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河源是廣東唯一沒有下過酸雨的城市,地理優勢和生態優勢為河源對接“雙區”高品質農產品需求,打造農業農村高品質平臺提供了基礎。河源應充分發揮燈塔盆地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國家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的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構建高品質農業產業鏈,做好做大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油瓶子”。
三、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河源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現代服務業既是河源產業體系的短板,也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方向。要緊緊圍繞農業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服務需求,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檢驗檢測等服務業,促進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河源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目前尚沒有大型物流企業入駐,物流業發展仍相對滯后,物流成本較高,是河源對接“雙區”產業的短板。物流成本高、農產品檢驗檢測能力不足是河源農產品向“雙區”流通的痛點。
四、對接“雙區”需求,構建河源生態經濟體系
要緊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以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為引領,全面對接“雙區”健康、養老、旅游需求,充分發揮河源生態優勢,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旅游等服務業,讓河源生態優勢轉變為綠色優勢,打造河源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桿。河源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資源,加快發展低碳服務業,以低碳生態旅游業為核心,促進旅游與文化、商貿、休閑、度假、會展等領域融合發展,做大做強“客家古邑、萬綠河源、溫泉之都、恐龍故鄉”四大旅游品牌。加快建設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聯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整體旅游品牌,樹立旅游城市形象,共同開發旅游線路,打造全域旅游的“河源樣本”。推動萬綠湖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建成國內外同類型的頂級景區,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國際康養休閑旅游城市。同時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粵港澳大灣區老齡人口逐漸增多,河源擁有青山綠水和豐富的溫泉資源,且緊鄰“雙區”,因此河源具備打造環珠三角休閑旅游度假和休閑養老產業基地的優越條件。
(作者系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