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科技工作者和學生深切緬懷“時代楷模”彭士祿
傳承榜樣精神 匯聚磅礴力量
“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貢獻一切!”這是彭士祿生前最后一次出現在鏡頭中說的話。彭士祿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出生于紅色家庭,是彭湃之子,也是我國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中國第一個核動力裝置的主要設計者。他矢志報國,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核事業,為祖國的核事業發展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今年3月22日,彭士祿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近日,他被追授為“時代楷模”稱號。巨星永不隕落,彭士祿與核結緣、以身許國的傳奇人生被廣泛報道,在我市科技工作者和學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深切悼念彭士祿院士,紛紛表示要以彭士祿為榜樣,傳承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不息、躬耕不止的崇高精神,肩負起科技報國的重任,為建設強大祖國匯聚磅礴力量。
弘揚科技精神
推動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
河源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中興通訊供應鏈制造部設備技術組專家委員陳軍是一名技術骨干,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他表示,作為新時代的科研人員,要學習彭士祿同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始終把所學、所長運用到企業發展、行業發展、國家發展上來,要堅持與時代同向同行,不畏艱難挑戰,為河源高質量發展奉獻智慧。
“彭院士是時代楷模,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科學事業中去。”河源市科技工作者、廣東省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副主任葉欽良說。接下來,他將把科學家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在保護區內舉辦青少年科普活動、研學活動,營造出相信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運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不斷推動科普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禮贊時代楷模
激發奮進力量
“新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正是因為有了像彭士祿這樣的人,兢兢業業為我國發展奠基,我們國家才有現在騰飛的實力,我們民族才有此刻屹立世界之林的底氣。”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漢語言文學專業2020級學生唐捷文表示,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的事跡令他深有感觸,彭士祿隱姓埋名數十年,為共和國的核潛艇事業發展和軍事實力提升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說,青年學子在這個大有所為的時代,應不負韶華,勇往直前,學好專業知識,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實踐,在自己想要闖蕩的領域有一番作為。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2020級學生梁梅麗表示,彭士祿院士為了祖國的核事業,重行動、不空談、踏實苦干、開拓進取,用一生推動祖國核動力事業發展,身體力行向青年一代展現了“拓荒牛”的精神內涵。“彭院士的愛國情懷深深地感染了我們,身為當代青年,應接過前人的火炬,不忘初心堅定前行,薪火相傳、不辱使命。” 梁梅麗說道。
“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河源技師學院2020級導游班的學生朱怡平表示,彭士祿說過的這句話令她深受感動。“這句話不僅是彭士祿院士一生的寫照,也是對青年學子的鞭策。身為學生要學習彭士祿院士的寶貴精神,以他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時代楷模’,擔當復興大任。”
河源技師學院2020級導游班的學生曾京華表示,彭士祿敢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不息的高尚情懷,以及為祖國的核事業隱姓埋名數十年的感人事跡,讓他領悟到了什么才叫為國家奉獻的高尚情操,彭士祿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梁。
(本報記者 劉永菲 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