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全面提升藥品監管能力水平
“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精神,緊緊圍繞‘三大工作目標’,緊扣‘1+5’工作部署體系,特別是要圍繞‘兩品一械’執法辦案目標,緊貼我市工作實際,迎頭趕上,攻堅克難,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徹底的措施、更有效的機制、更迅速的行動,全力做好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近日,全市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召開,就我市當前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問題等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階段工作做出了具體安排部署。市市場監管局要求,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把開展好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作為防控藥品安全風險的有效手段,全面提升藥品監管能力水平。
深入排查風險隱患
全力以赴消除苗頭
排查藥品化妝品風險。在藥品生產、藥品經營使用、化妝品生產經營環節分別建立了“一臺賬一清單”,并督促企業立行立改,及時消除風險隱患。截至目前,全市共檢查藥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1592家次,檢查發現風險點391個,梳理問題342個,責令改正391家次,移交違法線索23條,并立案查處。
排查醫療器械風險隱患。制定印發《河源市開展2022年醫療器械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積極督促企業全面自查、監管部門全面排查;重點關注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創新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既往監管中問題較多的企業、貼敷類醫療器械、可用于醫療美容醫療器械、青少年近視防治相關醫療器械、艾滋病防治相關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注冊人委托生產、醫療器械網絡銷售企業、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等十四大類內容。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10份,責令改正48家,有效消除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和次生性安全風險的底線,確保人民群眾用械安全。
部門協同聯動打擊
確保工作有效融合
依托市“雙打”辦和市食品藥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委員會,構建市場監管、網信、公安、商務、衛生健康、醫保、海關等部門機制,積極協調處理行政處罰案件與刑事司法案件查辦的關系,依職責全力做好“兩品一械”行政處罰案件的查辦,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打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確保全年查辦工作和專項整治工作有效融合。
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移送公安機關涉刑案件2宗,移送衛健部門案件1宗;公安部門移送市場監管部門案件3宗,衛健部門移送市場監管部門案件1宗;市市場監管局為公安機關出具假藥鑒定認定意見3份,為衛健部門出具醫療器械認定意見1份。
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創新監管加強培訓
為提高公眾使用藥品、化妝品及醫療器械的安全意識和消費維權意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濃厚氛圍,市市場監管局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一是因地制宜,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實際,開展了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禁毒宣傳、零售藥店“哨點”監測等宣傳咨詢活動;二是在城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采取懸掛橫幅、設立宣傳咨詢點、向公眾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傳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意義、總體目標、整治重點和工作要求;三是開展以“安全用妝,攜手‘童’行”為主題的系列化妝品科普宣傳活動,重點對有關兒童化妝品監管政策和兒童化妝品標識“小金盾”進行科普宣傳,加強兒童化妝品安全和合理使用知識的宣傳。6月1日,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藥檢所開展以“安全用妝,攜手‘童’行”為主題的化妝品科普宣傳“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邀請40多名學生和家長代表參觀市藥品檢驗所的實驗室并觀看科普小實驗,激發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探索科學的興趣,進而提升公眾對兒童化妝品安全和合理使用的認知水平。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進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大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力度,及時分析研判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決組織落實好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規定動作”。建立跨縣區綜合監管機制。綜合利用市場監管資源,統籌全市系統專業化職業化“兩品一械”檢查員,開展跨縣區綜合監管,落實“雙隨機、一公開”要求,在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的環境下,進一步提高監督檢查效能,及時有效排查“兩品一械”領域的質量安全風險。建立藥械使用環節聯合檢查督導機制。創新“聯合飛檢+自查自糾+協同督查”監管模式,聯合衛生健康局統籌全市系統藥械監管人員,對醫療機構進行檢查,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藥械質量安全管理水平。開展藥品專場培訓,講解“兩品一械”法律法規、檢查方法、業務知識和執法稽查方法要點,全力提升執法人員監管能力和綜合業務水平。(本報記者 張偉燕 通訊員 張奕聰 彭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