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數局積極開展“粵智助”推廣應用工作
群眾“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鎮”
■本報記者 梁昕 通訊員 肖艷時
“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下稱“粵智助”)是我省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標志性成果,整合了全省各級政府部門服務,打造基層“一站式”綜合便民服務平臺,統一將民生服務送到基層群眾身邊,為群眾提供“就近辦、自助辦、一次辦成”的全新體驗。
據了解,市政數局聯合河源農商銀行、交通銀行河源分行持續深化“政務+金融”模式,在我市鎮(街)、行政村全面投放應用“粵智助”,在全市范圍內共部署“粵智助”1458臺,實現“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鎮(街)、行政村全覆蓋,進駐服務事項184項,累計辦理業務量90多萬次,服務群眾45萬多人次。
深入基層調研
擴展“粵智助”業務范圍
市政數局指導各縣區通過現場詢問、設置“粵智助”意見簿等方式,及時收集基層群眾的需求意見,建立“群眾希望辦理服務事項”“‘粵智助’運行存在問題”等清單,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按照省統一部署,依托“粵智助”全省統一平臺,分批次組織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粵智助”。
目前,我市“粵智助”可為群眾提供城鄉居民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參保繳費記錄查詢等共184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其中上線的稅費業務涵蓋申報納稅、發票辦理、社保費業務、證明辦理、信息查詢五大類共57項事項,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打通基層群眾辦事“最后一百米”,實現“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鎮”。
加強多方聯動合作
提升“粵智助”宣傳效果
市政數局統籌協調縣區政數局及農商銀行、交通銀行等多部門,建立協同聯動機制,組建政數系統、合作銀行、鄉村特派員、鎮村工作人員溝通聯絡群,常態化跟進“粵智助”運行情況,結合實際工作,動態調整各鎮(街)、行政村“粵智助”管理人員,確保“粵智助”日常管理工作不停歇、不斷檔,及時解決其在投放、使用過程中需協調解決的問題,實現市、縣、鎮、村四級同頻共振,有效保障“粵智助”正常運行。
通過多方協同配合,發揮各級部門示范引領作用,各鎮、村積極開展“粵智助”服務站點培訓和宣傳推廣工作,以現場講解、操作演示、發放宣傳冊、利用主流媒體、政務新媒體等渠道宣傳推介“粵智助”,持續擴大“粵智助”知曉度和影響力,引導群眾會用、多用,提升“粵智助”服務效能,發揮“粵智助”便民利民辦事作用,讓“粵智助”家喻戶曉。
積極實現適老化改造
跨越“粵智助”年齡鴻溝
市政數局按照省統籌部署,積極開展“粵智助”適老化改造,加強特殊人群辦事指導,讓老年人等特殊群眾更加方便辦事。對年齡較大不會操作使用的特殊人群,由鄉村特派員和鎮、村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操作或代辦,推動“粵智助”惠及各階段各年齡人群。同時,通過針對性地改造辦事頁面,引導老年人群使用“粵智助”長輩版模式,助力老年人方便快捷辦事,切實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