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做好市政設施“體檢”,優化城市照明服務——
點亮群眾心中“滿意燈”
■本報記者 朱曉穎 鄧宇權 通訊員 鐘文華
“在河源生活23年,感受到城市基礎設施愈發完善,‘夜生活’越來越豐富。”市民王嘉敏感慨道。夜幕降臨時分,街上的霓虹燈、沿江碧道的彩燈條、珠河大橋上伴隨著景觀噴泉不斷變幻的水色燈光秀,讓槎城之夜變得多姿多彩。
城市照明對美化城市環境、保障安全出行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市做好市政設施“體檢”,優化城市照明服務,點亮群眾心中“滿意燈”。
城市照明服務不斷優化
“河源夜景很美,生活在這里讓我感到舒心自在。”在河源文化廣場散步的李女士說。夜幕下的河源,霓虹燈、路燈、車燈及江邊美麗的彩燈一串連著一串,遠遠望去,燈火里的河源充滿了詩情畫意,令人沉醉。
在市區中山大道、建設大道等11條主干道上,48個路燈無線監控終端,實現了對路燈進行遠程控制、遠程監測、遠程通信。據介紹,路燈無線監控終端可按季節變化,每天動態自動調整亮燈及熄燈時間,推進路燈節能減排,延長路燈使用壽命,為市民點亮出行之路。
2022年度,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維修或更換路燈約1萬盞,修復路燈線路里程約2.9萬米,快速處理路燈投訴1100余件(辦結率達100%),保持平均路燈亮燈率在98%,路燈設施完好率在99%以上,有力保障了夜間群眾出行安全和車輛行駛交通安全。
常態化巡燈
保障亮燈率達標
夜晚時分,停靠在道路上的黃色維修車,正伸出長長的“手臂”,協助檢修小哥對路燈進行“體檢”。華燈初上,各色燈光裝扮著河源這座城市,溫暖著每一位在這里駐足、穿梭、生活的人。
“管護人員常態化巡燈并做好巡查記錄,每逢節假日或重大活動,開展地毯式全面維修。”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負責人說,通過路燈報障熱線、12345熱線、“碼上辦”監督平臺等,管護人員根據路燈故障記錄,對道路照明設施進行常態化跟蹤,并在照明設施出現故障的5個工作日內,按輕重緩急有序安排維修或更換,以確保亮燈率達標。
近期,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開展了春季路燈用電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對其管轄范圍內的54838盞路燈、15507座燈桿、79臺路燈專用變壓器、355個配電箱、987公里路燈線路等設施設備的用電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排查。自開展整治行動以來,該中心累計組織路燈安全巡查156班次,排查處置一般隱患和故障共計972起,整改率達100%。
該負責人表示,將加強現代科技在城市照明安全領域的應用,優先在公園、廣場人員密集場所的路燈試點安裝安全電源設備,輸出不漏電、不起火、不傷人的安全電源,進一步筑牢城市照明安全屏障,為市民營造安全舒心的夜間出行環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