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區走出來的搖滾樂隊
——專訪本土樂隊九連真人
■本報記者 周慧荷 李何山
28日晚,河源本土樂隊九連真人回到家鄉首演萬綠湖·星稻田音樂節,他們用自己的音樂,真實地還原了“三斤狗變三伯公”的故事——《莫欺少年窮》里的少年,也終于在這一夜,站上自己的主場舞臺。當晚,4位樂隊成員配合默契,充滿力量的演唱帶動起了現場樂迷的熱情,大家興奮地揮舞著雙手,沉浸在九連真人樂隊的音樂當中。“阿民,一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旋律回蕩在夜幕下的萬綠湖上空,經典再次浮現。
闖進搖滾圈的小鎮青年
九連真人成立于2018年,是連平縣一支以客家話為主要音樂語言的搖滾樂隊,由主唱兼吉他手阿龍,副主唱兼小號手與鍵盤手阿麥,貝斯手萬里,鼓手吹米組成。
阿龍、阿麥和萬里3個人分別是連平縣的美術老師、音樂老師和舞臺音響設備租賃行老板。因為熱愛音樂,經常一起玩,最后索性組了樂隊,樂隊名字的意思是“來自九連山的真人真事”。至于鼓手吹米,他的情況則稍顯特別。吹米并不是連平人,加入九連真人既像是一個巧合卻也是必然,因2018年滾石原創樂隊大賽和其他成員相識,在《樂隊的夏天》之前他作為鼓手加入了樂隊。
九連真人的風格不拘泥單一形式,在傳統搖滾樂的基礎上,融合了Post Punk、Folk Music等,加入客家戲曲元素,再通過不斷地揉捻調和,解構重組,才成就九連真人呈現給聽眾的音樂作品,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作品內容主要為當代青年發聲,傳遞年輕人對生活和社會的認知,呼吁社會關注這個群體所能產出的驚喜。其中,代表作有《夜游神》《莫欺少年窮》《北風》《落水天》等。樂隊曾獲2018年蝦米·滾石原創樂隊大賽冠軍。2019年5月,樂隊參加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
家鄉首演“近鄉情更怯”
演出當晚,作為最“出圈”的本土樂隊,九連真人一亮相,臺下樂迷就尖叫聲不斷,舞臺大屏幕上更是打上了“回家”的字幕,《三斤狗》《一浪》《莫欺少年窮》……一首首客家搖滾歌曲嗨翻全場,讓觀眾感覺意猶未盡。互動環節,主唱阿龍向外地的觀眾推介河源,支持河源文旅事業發展。
“我們是首次在家鄉演出,跟以往在外面演出的感覺不太一樣,不但心跳會加速甚至還會緊張,心情格外激動,這種情況很少見。”阿龍說,為了這次演出,團隊精心策劃了開場導播,不僅可活躍現場氣氛,更多的是想借此機會為家鄉帶來一場完美且驚艷的表演。
阿龍告訴記者,他初次接觸音樂是在初二,那時的他沉迷網絡游戲,無心學習,家人送了把吉他給他。有了音樂,網絡就失去了吸引力,他開始走上自學之路。因為曾瘋狂沉迷Beyond,慢慢了解接觸到搖滾文化,一接觸發現自己非常熱愛,就堅持創作。“熱度和流量遲早都會過去,堅持創作才是根本。”阿龍說。
“會選擇一路唱下去”
從喜歡到沉迷再到成為一種生活化的常態,九連真人樂隊成員已經把音樂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叭绻眢w允許的話,我們會選擇一路唱下去?!惫氖执得渍f。
出于對音樂的熱愛,樂隊成員都懷揣著一顆火熱的心,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大家從生疏到嫻熟,再到默契配合,尤其在演出的時候,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需要什么?!吧踔敛恍枰凵?,盡管在現場我怎么唱我怎么調,大家都能明白如何去控制這個場面?!卑堈f。
貝斯與打鼓是撐起全隊的節奏框架,具體的細節怎么細化,如何讓整首曲子變得更好,還是需要成員們的配合?!皹逢牭臉啡ぴ谟诩w智慧和集體創作,才能產生更加強烈的化學反應?!贝得渍f,每一個樂手都是即興創作的,這樣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給聽眾呈現真摯、自然的藝術效果。
伴隨著走紅,很多人以為九連真人樂隊成員會離開小縣城,留在北京發展,走上職業音樂人的道路,但他們卻選擇回到家鄉連平。除了平時的排練、演出,主唱阿龍和副主唱阿麥總會趕在第二天早上上課之前回到學校給學生們上課,貝斯手萬里在連平開了家小酒館,繼續經營音響、舞臺設備租賃,鼓手吹米則在北京專職做音樂,和公司一起遠程與九連真人合作,推進新專輯錄制等具體事宜。
采訪最后,當記者問道:未來是否會回到家鄉河源開演唱會?九連真人樂隊成員回答:“條件允許的話,一定會的!”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