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名師點評廣東高考作文——
注重日常積累 更要關注時事
高考作文因為分值高,且文化、價值導向明顯而備受關注。今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是讓考生根據一段文字材料引發聯想和思考:“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這一題目立意何在?如何寫好此類作文?我市高校文學教授及高中語文教師對此進行了解讀。
題目材料簡潔卻立意深刻
“材料簡潔,通俗易懂,但立意卻很深刻,寓意深遠。”河職院副教授鄭爾君認為,題目材料在最后拋出一個觀點:“故事是有力量的”。
河源市新河實驗學校語文老師徐巧認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材料內容較去年更簡潔,且秉持一貫不在審題上為難考生的原則,貼近考生生活。考生可根據材料列舉的內容,展開聯想和思考,進行個性化表達。
“從作文材料來看,‘好的故事’后體現的都是圍繞‘立德樹人’展開的。”河源市正德中學語文老師張艾平認為,要抓住關鍵詞“好的故事”展開聯想,思考“好的故事”觸動內心的是什么東西?
考驗學生日常積累
與對時事的關注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如何去挖掘和著筆?鄭爾君認為,可以關注以下幾點:歷史文化故事,從經典故事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還可聯系中國的目前形勢,聯系自身的學習心得體會及成長經歷。
“這次作文離題不易,大部分考生都有東西可寫,亦有情可抒,或立足現在或展望未來。”張艾平認為,作文要寫出彩,就很考驗考生日常的知識積累和對時事的關注,考驗學生的語文功底及個人層面的思想認知等。
“易寫難工可能是眾多考生共同的感受。”徐巧認為,高考作文能給正在就讀高一、高二的學生一些啟發。她建議學生們要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把握高考作文主動權。平時在語文學習中要注重積累,更關鍵的是要做到靈活運用。
關注生活的學生
會更有發揮空間
好的高考作文題目,既要滿足考試的要求,讓讀書多、思考深、觀察細、語言表達好的學生脫穎而出;還要滿足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的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今年的廣東考卷作文題目,雖然有些開放、發散,但基本滿足了上述要求。”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袁向東認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國人思維的特點,還體現出了對現實關懷的價值導向,不僅響應了“講好中國故事”策略,還為那些善于觀察生活、珍視身邊變化的學生留足了發揮的空間。
他認為,如果只靠背范文、記金句,恐怕難以很好地完成這篇作文,而對于那些至少完成了中學整本書閱讀的、能夠關注甚至參與中國發展現實的學生來說,會更有發揮的空間。
(本報記者 鄒茹玉)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