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單位”河源海關:
文明之花綻放國門一線
■河源海關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向群眾宣傳文明健康知識。 方新苗 攝
■本報記者 方新苗
通訊員 張奇雄 劉鵬
“去國外旅游,能不能帶一些新鮮的水果回來?”“飛機草是來自哪里的外來入侵物種?”近日,河源海關“海關進企業、海關進社區、海關進校園”品牌服務志愿者走進源城區匯景誠信小學,向學生們介紹了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和國門安全常識,并就如何防范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等內容進行了科普。
近年來,河源海關積極踐行文明單位責任,廣泛開展旅客進出境、進口食品安全等各類海關知識宣講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去年,河源海關榮獲2021—2022年度“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2021年度廣州海關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
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4月25日,河源海關組織志愿者走進河源客家文化公園開展“文明健康 你我同行”主題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向群眾宣傳文明健康知識,講解瘧疾預防等內容。
“瘧疾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瘧疾分為哪幾種類型?如何預防瘧疾……”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河源海關志愿者向群眾普及文明健康知識,并就群眾提出的有關問題一一解答,營造預防瘧疾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河源海關依托海關“三進”(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活動,圍繞“3·5”學雷鋒紀念日、“全國瘧疾日”、“12·5”國際志愿者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海關知識宣講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樹立了國門衛士的良好形象。今年以來,河源海關共開展“三進”活動19次,覆蓋進出口企業、社區居民、學校師生2800余人次。河源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河源海關將堅持以“走進社會公眾、貼近企業需求、普及海關政策”為出發點,將海關志愿服務和政務服務相結合,持續加強國門安全和海關政策知識宣講,“零距離”便民利企。
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走進河源市聯騰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自動化設備馬力全開,檢驗人員正一絲不茍地檢查產品。該公司生產、檢驗完成的液晶顯示屏將通過海關口岸,源源不斷地運往海外市場。去年,聯騰實業經海關指導后成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享受61項適用管理措施,包含低查驗率、免除擔保、簡化通關手續等一系列通關便利措施。
去年,河源海關進一步完善信用管理制度,積極宣傳解讀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注冊登記和備案企業信用管理辦法》及《海關高級認證企業標準》,充分釋放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便利化措施紅利,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密切聯系配合,深度融入地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信用聯合獎懲措施落地,共同促進進出口企業質量提升。
在加強海關信用管理建設方面,河源海關持續推進“企業升級”計劃,充分利用政務公開、窗口服務、新聞媒體等,加強信用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解讀,緊盯地方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專精特新企業,制定“納入計劃一批、專人輔導一批、實地認證一批”的層級培育機制,高級認證企業占在冊企業總數比例在廣州關區始終保持前列。此外,河源海關還大力推進信用修復機制建設,指導34家高級認證企業開展合規自查,消除合規隱患,完成4家失信企業信用修復作業,實現關區失信企業清零,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