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柏埔鎮深入推進文明實踐活動
“內外兼修”繪出鄉風文明新圖景
■柏埔鎮南昌村開展“禾坪說事”,解決民生設施問題。資料圖片
在紫金縣柏埔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村民們圍坐一圈,開展“禾坪說事”;大街小巷中,志愿者們拿著清掃工具,維護鎮容鎮貌;村民推窗見綠,行路見蔭,垃圾分類融入日常生活……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今年以來,柏埔鎮不斷強化思想引領,加強村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多元形式
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水圳中的雜草和淤泥比較多,不利于農田灌溉,這個問題急需解決。”近日,柏埔鎮南昌村開展了第一場“禾坪說事”,村民們圍繞民生設施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收到村民意見后,村‘兩委’立刻開展行動,一同解決耕地灌溉問題。”南昌村黨支部書記龔萬祥說,接下來,村里打算每個月在13個村民小組巡回開展“禾坪說事”,爭取早日解決村民的痛點、難點問題。
一塊空地,幾十張紅凳子圍在一起,大家相鄰而坐,你一言我一語,提建議、解糾紛。在南昌村,“禾坪說事”讓村民與村“兩委”“面對面”“心貼心”,讓村民成為鄉村建設和基層治理的主力軍。不僅如此,南昌村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村民家門口,形成“收集—協商—落實—反饋”工作閉環,為鄉村治理注入內生動力。
據了解,柏埔鎮共有15個村(居),目前,“禾坪說事”正在全鎮推廣。如今,村務村情更加透明,村民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實施者”和“受益者”。
目光轉向復興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幾十名婦女圍坐在一起,互相“吐槽”工作、家庭、育兒等方面的煩惱。“如果精神壓力的弦繃得太緊,容易波及他人。我們組織村里的女同志開展‘吐槽大會’,給她們一個宣泄負面情緒的出口。”復興村婦聯主席肖曉玲說。
民生為要
美麗鄉村凝聚人氣
夏日傍晚,指背新村的文化廣場熱鬧起來,附近的村民不約而同聚在這里健身、打球、聊天……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我們堅持民生為先,緊抓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先后建起了農家書屋、婦女兒童之家、籃球場等,不斷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柏埔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依托黨員先鋒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等,將優質的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走進良洞村,由村“兩委”帶頭試種的1畝航紅27號指天椒迎來豐收。“辣椒種植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經過半年多的探索,決定將辣椒作為村里的特色產業。”該村第一書記朱偉生說,已經和廣東海演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村民種植的辣椒由該公司回收,解決銷售問題。目前,該村種植辣椒面積已達60多畝,還帶動了大魯村、方湖村的農戶種植。
如今的柏埔鎮,正以產業興旺、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的嶄新面貌打造新型“城郊小鎮”。接下來,該鎮將接續發力、鞏固成果,常態化推進文明建設,讓文明融入鄉鎮肌理。(本報記者 曾敏 通訊員 張運標)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