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油茶產業 推動優勢轉化
我市油茶產業項目獲中央獎補資金4億元
○本報訊 記者 雷宇爍 通訊員 曾鎮明 記者昨日從市財政局了解到,我市申報的“廣東省河源市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以全國第6名的成績,成功入圍財政部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名單,將獲中央獎補資金4億元。
近年來,市財政局堅決落實市委關于推動河源“綠色崛起”的工作部署,在油茶產業資金投入、金融服務、品質品牌上下功夫,積極推動油茶生態優勢向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轉化。
市財政局緊抓國家和省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扶持”的原則,以“爭取上級資金+地方合理財政投入+撬動引導社會資金”的模式,促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廣東地區唯一入圍的項目,我市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總投資達13.18億元,除中央財政補助4億元、地方財政投入4.42億元外,將撬動社會資本(不少于160家企業)4.76億元投入項目建設。
“不用出村就可申請貸款,不僅方便,利息還比較低。”對于在龍川縣黃石鎮從事油茶行業的村民黃先生來說,今年落地的信貸產品“油茶貸”,為家鄉的油茶產業發展注入新的金融動力,也讓自己創業興業更有信心。
近年來,市財政局會同金融部門創新推出“油茶貸”金融產品,將農業保險的“保防救賠”風險減量體系引入油茶產業,幫助經營者規避風險和減輕負擔。市財政局在全省先行推廣油茶保險試點工作,今年全市油茶投保面積4.58萬畝,落實油茶保險保費財政補貼超400萬元,為我市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為做強油茶品牌,市財政局依托河源市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打造“河源山茶油”品牌名片。目前已有“龍川山茶油”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云度”“綠油”等33個知名茶油品牌。推動“油茶+旅游”“油茶+飲食”等模式融合發展,拉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綜合效益,推動實現全市油茶產業綜合產值76億元以上,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