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古竹鎮全方位推介農文旅產品
一張手繪圖 串起吃喝玩樂一條龍
■游客通過手繪圖找到特產店消費 本報記者 王亞嬌 攝
■本報記者 王亞嬌
“還有10天左右進入月餅的售賣高峰,目前工廠也在備貨。”江東新區古竹鎮楊氏隆益餅店負責人楊惠玲說,自從有了手繪圖,來咨詢和購買的外地游客就多了。
楊惠玲所說的手繪圖是駐古竹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今年推出的古竹農文旅手繪導游圖,圖上涵蓋了古竹鎮30余家生鮮水果、美食店、加工類特產以及紅色教育點,讓來往游客可以通過一張圖在古竹鎮愉快地吃喝玩樂。
“掃一掃”盡享古竹特色
爬越王山,到雅色村摘葡萄,去雙坑村吃土雞,吃東江河鮮……手繪圖上,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便可輕松快速地找到相關產品的聯系電話、地理位置以及采摘時間等信息。
楊惠玲表示,她的店鋪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在附近都很出名,手繪圖發布后,為她拓寬了銷售渠道。“手繪圖是官方發布的信息,有可信度,游客們也比較信任。”楊惠玲說。
“凡上圖的農產品都經過質量檢測,確保游客吃得安全、放心。”工作隊副隊長龔正東說。
古竹鎮地處東江河畔,毗鄰汕湛高速出口,無論從深圳、廣州還是汕頭來這里,都非常便利,是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全國重點鎮、省定中心鎮、省級眼鏡生產專業鎮、省衛生先進鎮、省教育強鎮。
近年來,雅色葡萄、雙坑土雞、平渡青棗等多個農業產業基地陸續建成,分布在古竹鎮的各個村落,其農副產品也陸續銷往全國各地,而歷史悠久的越王山,因南越王趙佗面壁銘志而得名,目前山下還保留著乾坤石、面壁巖、古寨門、打鐵場等古跡,也成為河源及粵港澳大灣區市民周末休閑的好去處。此外,古竹鎮紅色文化資源也很豐富,留下了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紫金支隊隊部舊址、東江第一次黨代會會址、中共東江特委舊址、中共東江后方特委舊址、古竹革命烈士紀念碑、東江革命遺址群等一系列紅色資源紅色經典基地。手繪圖內就包含有抗日井、橘園、陳家祠、黃沙坑東江特委干部培訓學校等紅色基地。
“農文旅”推介
讓百姓得實惠
在鑫煌河鮮坊內,餐廳的老板黎運斌正在打包自制的魚干,準備發往深圳。“我們做菜的原材料質量比較好,顧客也很滿意,手繪圖推出后,一直都有團建的團隊過來就餐,有時也會帶農副產品回去,或者讓我們快遞給他們。”黎運斌說手繪圖的發布給大家帶來了實惠。
“手繪圖上有零售店的地址,有一些顧客就是通過地圖找到店里來買農副產品的。”雙坑土雞連鎖店店長張少波說,店內現在有冰鮮雞、鹽焗雞、土雞蛋等產品,每天都有一定的銷售量。
讓來往的游客留下來也是工作隊在制作手繪圖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隊在平常走村入戶時,就留意收集這些資料,同時也向鎮政府尋求支持,從官方渠道獲得更多可靠準確的農副產品等相關信息。“古竹有很多山水風光、歷史文化和特色產品,當時也是想要給過來的游客提供更方便的信息。”龔正東說,手繪圖是工作隊聯合鎮村,經過多方的走訪調研所得,調研中,大家發現古竹鎮文化底蘊深厚,還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特色農產品、美食、美景。
龔正東表示,目前這張手繪圖還是1.0版本,工作隊也將不斷優化和完善,準備啟動2.0版升級計劃,爭取將古竹這個中國特色小鎮的所有特色“一網打盡”,推動古竹鎮消費“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