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龍母鎮藕塘村有個教育世家
家族五代11人續寫百年教育情緣
■胡丹心創作出版了《寸草春暉》,記錄了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受訪者供圖
從龍川縣龍母鎮藕塘村村委會出發,步行幾十米就能看到胡丹心的院子,打開院門,走到屋門口,抬頭便看到懸掛的“心暉廬”字樣的石刻牌匾?!斑@是我取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而作的名?!?0歲的胡丹心老師說。從事教育事業26年,已經退休將近20年的他身上仍保留著教師的儒雅氣質。
從清末民初算起,胡家五代共培養出了11名教師,他們兢兢業業為教育事業發光發熱,對教育的奉獻精神綿延至今。
教育精神代代傳
創學育人受愛戴
胡丹心家從事教育事業起源可追溯至他的曾祖父胡德生,其為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一名私塾教師,是當時家中的邑庠生(秀才);祖父胡師懿則師從被譽為“嶺南三高”之一的晚清名畫家——高奇峰,畢業于國立廣東美術高等??茖W校(現廣州美術學院),于1926年與多位鄉賢共同創辦鐵場中學,后長期任龍川一中美術老師一職,在學術上頗有造詣,擅畫山水、動物,為人師表,深得師生欽佩;胡丹心的堂伯父胡鼎福畢業于國立中山大學(現中山大學),在1950年至1976年間,輾轉于龍川二中、龍川一中、鐵場中學、赤光中學、佗城中學任職,最后重返鐵場中學,并于1976年退休。
對胡丹心從教影響較大的是其父胡鼎育?!拔业母赣H一生跌宕起伏,卻依舊沒有熄滅對教育的熱情。”胡丹心說。畢業于廣東國民大學的胡鼎育先后在龍川二中擔任過數學、體育、地理、英語4門科目的教學工作,為了能更好地勝任地理和英語科目的教學工作,他選修過華南師范學院(現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的函授課程,參加了惠陽專區教師進修學校中學英語師資培訓班,在教育事業上耕耘了14個春秋,學生愛戴、敬重他,同事贊賞、認同他。
1983年,胡鼎育不幸因病去世,“出殯那天,有100多名師生為我的父親送葬。”胡丹心說。胡丹心在為父親治喪時,提筆“悲春蠶絲盡,哭蠟炬成灰”為挽聯,其中既有父子間的孺慕不舍之情,也有著對一名老教師的濃濃哀思?;蛟S正是因為家中濃厚的教育氛圍,胡丹心對自己成為一名教師并沒有太多的猶豫以及退縮,他覺得和父親一樣,都有著一顆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之心。
26年教育生涯
勤奮拼搏不認輸
1962年,胡丹心高中畢業后回家務農。1978年,經高中同窗戴戈的舉薦,當上了廻龍中學的代課老師,開始了他26年的教師生涯。
“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價值不是在于索取,而是在于奉獻?!焙ば脑谒闹鳌洞绮荽簳煛分刑岬剑谌叩闹v臺上,體會到了教育的意義。自1980年12月,胡丹心轉正為廻龍中學的公職教師后,懷著對教育的無限熱情,在教育事業中發光發熱?!皩W生們都說,我像一頭充滿精力不知疲倦的老黃牛?!?/p>
1983年,為了照顧年邁多病的母親,胡丹心提出調職申請,回到了母校鐵場中學擔任英語老師?!皝淼借F場中學后,當時有人認為我一個高中畢業生擔任高三英語老師是自不量力?!焙ば恼f,但他并沒有受到打擊,而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他在英語上繼續深造,多讀專讀英語類的書籍,編寫出《高中英語試題題型匯編300題》。1984年,胡丹心還通過了成人高考,考取了惠州教育學院的廣東省首屆廣播英語業余師專班。
1984年8月高考,胡丹心所教授的學生英語成績不負所望,都拿到了優良,令全校師生贊嘆不已。回憶起當初“頭懸梁錐刺股”的日子,胡丹心說:“要給學生半桶水,身為老師就要有一桶水。”他認為自己努力深造,是人民教師該有的精神。
崇文育人聲不息
教育事業后世延
2004年,胡丹心從鐵場中學退休,為執教歲月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在教育事業26年的付出,也在退休的年歲里得到了回報,每年教師節或新年前后,胡丹心都會收到來自天南地北的一封封祝福書信和一句句關切問候,在師生聚會上,聽著學生們在各自崗位上有所建業,胡丹心心里充滿了欣慰。
“我覺得我的一生都留在了鐵場中學里?!焙ば男牢康卣f,他和他的父輩都在鐵場中學留下足跡,胡丹心的三個子女先后都在鐵場中學就讀。
“我退了休,有了孫子,后代都學有所成,業有所望。”胡丹心高興地說。長女胡鵠飛接過了胡丹心的衣缽,英語專業畢業的她成為中山市一所小學的教師,“成為一名教師,我感到很榮幸。”胡鵠飛說,任教以來她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名班主任”“優秀教師”等,得到了學校負責人和家長、學生一致好評,她事業上的成功離不開父親對她的影響和教育,正如胡丹心任職時期對學生的付出,胡鵠飛也深刻明白“老師沒有愛,就教育不好孩子”,所以她深愛自己的職業,也以這份職業為榮。
在濃郁的崇文育人思想的熏陶下,胡丹心的孫子胡鈺書現就讀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希望畢業后能成為一名老師。對于孫子的選擇,胡丹心說:“上溯至曾祖父,下延至子孫,書香傳承,實乃令我倍感自豪?!保ū緢笥浾?梁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