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今年計劃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任務14.13萬畝
護林防蟲守青山 筑牢生態綠屏障
■除治工人在和平縣陽明鎮大樓村內的一處樹林里清理感病枯死的松樹
■文:本報記者 周慧荷 葉春雨
■圖:本報記者 林科
走進和平縣陽明鎮珊瑚村,只見群山起伏,茂密的松樹郁郁蔥蔥、層層疊疊,十分秀麗,油光發亮的枝葉展示著它們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和平縣林業局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大力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特別是針對松材線蟲病防治,每年投入大量防治資金和人力物力,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減緩了松材線蟲病在和平縣的傳播蔓延速度,有效保護了和平縣森林資源安全。
自《廣東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實施以來,和平縣累計實現發生小班減少266個,發生面積減少1.92萬畝以上,病枯死樹數量降幅達22%,2023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得到市林業局表揚。今年,和平縣計劃全年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治任務14.13萬畝。
科學精準除治松材線蟲病
近日,一場松材線蟲病疫木清理除治工作在和平縣陽明鎮大樓村的一處樹林里開展。現場,伴隨著陣陣電鋸聲,一棵棵感病枯死的松樹轟然倒地,除治工人將異常枯死的松木主干和枝杈依次進行收集、堆積,在護林員、森林消防員的監管下焚燒……
據了解,松材線蟲病是重大植物疫情,是由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線蟲侵染松樹引起的松樹傳染性、毀滅性病害。松材線蟲病致病力強,致死速度快,是松樹的“瘟疫”,松樹感病后快至40天就會死亡,如不加以除治,只需3年至5年就會毀滅整片松林。
“松材線蟲主要危害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黑松、樟子松等松科樹木。”和平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站長何斌梟介紹,染病的松樹會迅速枯萎,針葉由綠變黃,由黃變成紅褐色,整株(或局部枝條)萎蔫枯死,針葉當年不脫落,松材干枯、沒有松脂,木質部有藍變現象。
“松材線蟲病通常分為自然傳播和人為傳播二種傳播方式。”何斌梟向記者介紹,自然傳播主要是松材線蟲藏在松褐天牛(傳播媒介)身上,當松褐天牛到健康的松樹枝梢上取食時,松材線蟲會通過取食造成的傷口傳播到健康樹上;人為傳播主要是將染病松木或由其做成的包裝箱、電纜或光纜盤、運輸墊板等運到其他地方時,這些材料中隱藏的松褐天牛就會把松材線蟲病傳染到新的地方。
盯緊質量打好青松保衛戰
去年6月,和平縣林業局負責人率隊到青州鎮推進綠美和平生態建設和松材線蟲病疫點拔除相關工作,并召開座談會。會上,與會人員對綠美和平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實施推進,特別是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結合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的目標任務進行了建設性交流探討,強調在“包山頭、清疫木、嚴監管、重修復”等措施上協同發力。
去年,和平縣林業局經公開招投標,主要開展和平縣2023年松材線蟲病防治項目,以及和平縣青州鎮2023年松材線蟲病防治項目,防治面積分別為4萬畝和9100畝。項目實行一年度績效承包制,1月至3月為松材線蟲病集中除治期,開展疫木集中除治清理消殺,防治完成率達到100%;質保期內4月至12月為“即死即清”階段,發現一株及時清理一株;同時,定期開展防治質量巡查監管,完善落實防治質量績效承包制,確保防治取得實際成效。
通過項目的實施,2023年,和平縣實現了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壓減1.1萬畝,青州鎮實現無疫情。
落實防控措施全面“圍剿”
青州鎮取得的成功,是和平縣近年來落實防控措施、全面“圍剿”松材線蟲病的工作縮影。
今年以來,和平縣林業局主動作為,提早謀劃,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示范項目面積6.14萬畝,計劃全年完成防治任務14.13萬畝,防控覆蓋全縣17個鄉鎮。和平縣林業局將深入推進青州鎮松材線蟲病疫點拔除工作,通過項目的實施,計劃2024年底完成青州鎮疫點拔除的省定任務。另外,加強主要交通沿線、城鎮、景點周邊等重點生態區域的防治工作,打造以點連線帶面的高質量防控新格局。
據悉,和平縣2024年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已于1月初進場開工作業,截至3月28日已完成國家、省市林業主管部門要求的冬春季疫木集中除治工作。從4月開始進入疫木“即死即清、動態清零”階段,隨著氣溫的升高、松褐天牛的活躍,松材線蟲病枯死樹將逐步進入爆發期。接下來,和平縣林業局將從監測監管、組織保障上強化除治工作,確保防治取得實效。
和平縣林業局呼吁,希望群眾進一步參與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中來,做到不阻撓除治人員采伐消殺疫木;做到房前屋后不堆積疫木,避免造成疫木流失;做到不偷采疫木進行流通販賣,避免造成松材線蟲病疫情人為傳播。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