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埔前鎮中田村盤活閑置土地
蔬菜基地種出好“錢”景
近日,記者走進源城區埔前鎮中田村的蔬菜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基地里的蔬菜,看著長勢喜人的農作物,臉上洋溢著笑容。
去年,源城區埔前鎮中田村立足地域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土地流轉,利用“小田變大田”等政策,盤活了村里的閑置土地,讓“邊角地”變“增收田”,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村集體與農戶雙增收。
盤活閑置土地發展產業
壯大村集體經濟
中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梁寶利介紹,河源市源城區綠尚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下稱綠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近年來,該合作社通過與農戶簽訂合約和流轉土地,持續發展產業,目前有1200畝土地可種植農作物。此外,通過村委會與省農科院聯系溝通,省農科院為綠尚合作社技術團隊開展種苗、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
發展產業是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綠尚合作社通過務工、技術服務等解決周邊村民就業問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該合作社規?;?、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經營已初見成效。去年底,中田村在廣東省眾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包種植魔芋的500畝地安裝了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與綠尚合作社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盤活閑置土地,帶動周邊8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今年預計帶來村集體經濟收入約57萬元。
產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
基地種出“致富菜”
“基地已完成500多米的‘三面光’水渠建設,安裝了自動噴灌系統,建有600立方米的田頭冷藏設施,主要種植菜心、大白菜、上海青、通心菜等蔬菜,年產蔬菜達3300噸。今年春耕計劃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和輪種蔬菜?!本G尚合作社負責人葉王權說。
綠尚合作社的產品由配送中心直供我市超市、農貿市場等。因蔬菜品質好,其產品還銷往廣州、深圳、香港等地,去年總營業額達1760萬元。
中田村蔬菜基地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由合作社組織菜農進行統一生產管理、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購買使用投入品、統一銷售,立足資源優勢,培育壯大蔬菜產業,讓蔬菜變為村民的“致富菜”?! ?(本報記者 朱惠思 通訊員 曾勝男)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