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術大學、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深化與連平結對共建
“雙百行動”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本報訊 記者 譚紹丁 日前,連平縣元善鎮舉辦第二屆蜜李采摘暨推進“百千萬工程”系列活動,元善鎮內莞徑三華李正式定名為“連平蜜李”。活動同步發布了由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專門為“連平蜜李”設計的全新包裝,進一步提升“連平蜜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連平蜜李”正式定名和全新包裝的發布,是連平“雙百行動”取得的成果之一。“雙百行動”啟動以來,深圳技術大學、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持續深化與連平縣的結對共建,整合資源進行總體謀劃布局,全力推動27個結對共建項目加快實施,確保“雙百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共同推動連平“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深入調研 確定27個共建項目
“雙百行動”啟動以來,上述兩所高校積極組織專業團隊深入連平縣開展針對性調研,找準與連平縣結對共建的結合點,共同擬定校地合作共建項目。
為了確保共建項目能夠順利開展,兩所高校還將“雙百行動”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學院KPI考核,開發項目數據化管理系統,對各項目進行立項、實施、評價全過程跟蹤督辦,并在終端形成進度圖、時間表、經費使用情況等直觀數據圖表,供連平縣、學校領導快捷掌握任務清單落實情況。
截至目前,兩所高校已開展相關調研40余次,與連平縣簽署各類共建協議8項,完成城鄉規劃設計草案5份,開展各類培訓19期,提供咨詢建議30余次,確定27個共建項目,立項生產技術攻關項目4個,并組建43支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參與支教、社會調查等活動。
聚焦任務 推動項目落地實施
今年以來,兩所高校在連平先后設立“縣域創新實踐基地”和“雙百行動實踐基地”。依托這兩個實踐基地,兩所高校在技術改造升級、產品質量標準提升等方面深化“產學研”融合,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積極研發病蟲害識別系統、智慧農業監測系統、設計鷹嘴蜜桃自動采摘機器人等,助力花生、芭蕉芋、鷹嘴蜜桃、沃柑等產業發展;開展“圳品”申報培訓,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未來競爭的關鍵所在。今年以來,兩所高校積極與連平共建人才飛地,圍繞連平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需求招才引智、孵化項目,開展病蟲害防治、市場營銷、創新創業等技能型人才培訓。截至目前,已舉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年創業培訓班19期,參與人數超過2500人次。
與此同時,兩所高校還充分發揮“高校智囊團”科技特派員團隊的智力優勢,為集體經濟運營模式設計、強村公司運營、打造鎮級農業品牌等提出發展建議,助力上坪鎮、元善鎮、油溪鎮等縣域強村公司增收超過20萬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