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源南鎮白田村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本報記者 朱惠思
通訊員 肖文麗
近日,記者在源城區源南鎮白田村看到,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產業資源……這些已成為了白田村在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寫照。
自源南鎮開展“百千萬工程”及典型村培育工作以來,白田村積極響應,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動力,以生態環境為支撐,以基層治理為保障,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獲得首批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稱號。
堅持黨建引領
促進鄉村振興
“白田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強化基層隊伍建設,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計劃,優化干部結構,現已有11名村干部取得大專以上學歷?!卑滋锎妩h總支部書記利吉棠介紹。
據悉,白田村通過培養致富帶頭人,開發特色種植、旅游和電子商務等培訓課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鄉土人才,激發農村勞動力的內生動力。在健全人才引育機制中,推動村人才庫、政策庫、產業庫“三庫”建設,暢通人才返鄉渠道,吸引有特長、經驗、資本的人才回鄉創業,為鄉村振興和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厚植產業根基
壯大村集體經濟
白田村著力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依托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養殖業。該村依托優質資源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種植2800畝茶葉,打造省名牌“崇志”茶葉,并探索種植葡萄等特色農產品,形成集農業、旅游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區;聯合漁民打造高端水產品供應基地,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帶動漁民增產增收;全力推進產品展廳和商務大樓項目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66萬元。
利吉棠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圍繞“種好一棵樹”“做強一杯茶”“做精一串果”“養好一條魚”等領域精準發力,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72萬元。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白田村,寬敞整潔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宜人。村里的公園、廣場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為了保持村莊的整潔和美觀,白田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建設與綠美生態相互促進,持續抓好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三大革命”。今年以來,該村增加綠地面積66畝,種植樹苗2700棵,新建了污水處理站,污水處理率提升至47%。鄉賢和村民捐出閑置地建設黨群服務驛站、足球場等公共設施,增強了公共服務功能,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構建基層治理體系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白田村全面推行綜合網格治理,推行“一個網格、三個會議、四項制度”的“一三四”基層治理新方法,以點帶面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以“清單制”推動四項制度落實,實施“黨建引領+網格化+積分制”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愛心超市”的激勵作用,激發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比活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通過積分評比等活動,大大提高了大家的衛生意識,除了搞好家門前的衛生外,還會主動參與村里的志愿服務活動?!贝迕耜愑延⒄f。
此外,白田村通過創新基層治理方式,建立多個黨群服務驛站,把服務觸角延伸至群眾家門口。這些“微陣地”秉持“就近、共享、長效、便利”原則,為村民提供多元化服務。黨員干部為群眾提供志愿服務、政策宣傳等服務,去年共為村民辦理民生實事120多件,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