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
挖掘古色資源 發展特色產業
■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客家紅生態茶園,農戶們在采摘茶葉。
東源縣康禾鎮是“華豐金灣杯”河美共贏籃球聯賽東源大區賽分賽區之一。康禾鎮仙坑村環境優美、風光秀麗,擁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豐富的古色資源,籃球賽在此舉辦,更進一步提高其知名度。
仙坑村擁有400多年歷史,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來,該村充分挖掘古色資源,注重古建筑的保護與利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創新推行
“公司+農戶”運營模式
近日,在東源縣美麗鄉村康禾運營有限公司+仙坑古村合作款項發放儀式現場,人頭攢動,仙坑村57戶村民領到33.8萬元研學分紅。“今年村里來了好多支研學隊伍,我負責教學生插秧、做農家菜,拿了好幾千元分紅。”仙坑村村民江麗珍說。
據了解,近年來,仙坑村深耕文旅產業發展,掀起研學熱潮,創新推行“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組織村內閑置勞動力,以房屋入股的形式,讓村民變“股民”,盤活資源,將農田、菜園子、廚房、餐廳、臥室都變成了研學的資產,為學生提供住宿、餐飲、農事體驗等服務。今年以來,仙坑村的勞動與實踐教育基地共接待學生2萬余人次,入股農戶獲得分紅60萬余元,創下歷史新高。村企攜手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村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所有村民都是我們的股東,大家一起來運營,我們負責拉訂單、做計劃。”東源縣美麗鄉村康禾運營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國帆介紹,現在參與研學服務的農戶有70多戶,今年以來就發放了3次分紅。
文旅賦能產業
擦亮客家文化品牌
仙坑村自然風光秀麗,留存有深厚的河源客家特色文化和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筑。“這里環境很好,體驗感不錯,非常適合打卡。”來自廣州的游客蔡女士說。
仙坑村之所以人氣足、環境美,是由于該村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仙坑村有20多幢清代客家建筑,我們充分挖掘和利用資源,將古民居打造成客家建筑藝術景觀和古建筑游覽景點,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和體驗客家文化的窗口。”仙坑村黨支部書記葉永權說,每到假期,就有不少廣州、深圳等地的游客來仙坑感受客家傳統建筑的魅力。
在仙坑村的客家紅生態茶園,滿山的茶樹錯落有致,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茶香。據介紹,客家紅生態茶園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茶園已經帶動了超過100戶農戶加入到茶葉種植中來,帶動當地村民流動就業300余人。“我們茶產業主要是由客家紅有限公司管理,農戶入股60多萬元,每年有8萬多元分紅,村里只要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基本上都會有事做。”葉永權說。
近年來,仙坑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和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并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廣東省鄉村研學旅行特色村”等稱號。該村在黨建聚力鄉治、文旅賦能產業、綜合配套鄉建等方面發力,持續擦亮客家文化品牌及休閑旅游打卡點、紅色研學教育基地等名片,實現農文旅高度融合發展,讓鄉村美起來、讓文化活起來,更讓村民富起來。
■本版統籌:曾競
■文/圖:河源市主流媒體產業聯盟記者 曾競 謝夢君 劉奇峰 張濤
馮曉銘 李何山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