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續推動農貿市場品質提升
守護煙火氣 氤氳文明范
■市區興源市場干凈整潔的環境,讓市民買菜更舒心、更安心。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梁驅遠
■通訊員 黃標 戴小茜
近日早晨,位于市區的興源市場迎來前來買菜的市民。“現在的興源市場干凈整潔,商品新鮮,可以放心購買。”在附近居住的市民劉沁一如既往地走進市場挑選商品,已經在這里買了十多年菜的她,見證了興源市場從過去的臟亂差到如今干凈整潔的變化過程。
“以前市場的排污設施老舊,一到下雨天地上都是污水臭味,穿布鞋都不敢進來。”說起以前的興源市場,劉女士打趣道。舊市場問題雖多,但由于周邊種類齊全、價格公道的農貿市場就這一家,像劉女士一樣住在附近的居民只能來這里買菜。
近年來,我市穩步推進農貿市場綜合治理工作,全市101個農貿市場陸續完成改造提升。其中,興源市場自2019年起至今,共實施了外墻整改、內天花升級、設備設施全面升級3次改造工程,累計投入近800萬元,著重于改善市場內部的衛生環境。
如今走進興源市場,蔬菜區、水產區、鮮肉區等交易區設置合理,地面干凈明亮,過道寬闊敞亮,洗手間舒適整潔,隨處可見的文明標語,氤氳著文明新風。外在改的是“面子”,內在的“里子”同樣不可或缺。在市場內的顯示屏上,一組組數字讓市民對菜品安全檢測結果、價格等信息一目了然。
據興源市場經理李渝介紹,市場升級改造完成后,市場管理方除了引進保潔公司每天對市場進行清潔消毒外,還會每天對商戶售賣的農產品藥物殘留和非法添加等指標進行抽檢,及時公示檢測結果,實實在在地為百姓的“菜籃子”上了一把安全鎖。“為了更好地規范管理,我們還制定了文明經營公約,讓商戶做到有規可遵,管理有章可循。”李渝表示。
市場環境的改善,感受最深的莫過于其中的商戶。賣海鮮的商戶嚴德麗自2007年開始便進駐興源市場,隨著環境、設備的不斷升級,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海鮮檔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她感到由衷的開心。“為了擴大銷路,我們現在還搞起了線上直播賣貨,網友從鏡頭中看到市場環境干凈,對我們的產品也有了更多信任。”嚴德麗笑道。
農貿市場衛生環境、經營秩序的全面改觀,有市場管理方、檔主的自覺文明經營,也離不開市場監管人員的付出與努力。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等責任單位累計出動工作人員2485人次,督促指導檢查集貿市場779個次,檢查場內經營戶逾3700個次,清洗市場逾1100個次。
如今,市區大大小小的農貿市場徹底告別污水橫流、異味熏人的環境狀態,衛生保潔、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