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和平縣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

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2025-02-19 09:24:51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記者 葉春雨

去年,和平縣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在重點領域精準發力、共同助力、形成合力,以“小切口”帶動“大變化”,助力“百千萬工程”,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開展村莊清潔行動

去年,和平縣持續開展“清潔鄉村·綠美和平”行動,出動鎮村干部、保潔員、群眾和志愿者1000余人次,清理省道與村內主干道約70公里,全面清理暴露垃圾、積存垃圾15790.2噸、雜物7668處。扎實開展“千塘萬渠”清淤工作,共清理池塘182口、溝渠14.6萬米、河溪527條。在庭院環境整治中,重點清理各村各戶庭院內的垃圾、雜草和亂堆亂放9035處,規范家禽圈養3773處。同時,深入推進“五美”(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廊道)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建成美麗庭院10120戶,全縣范圍內增加村莊綠化面積7215.86畝,累計創建美麗宜居村192個、特色精品村29個。

開展農房風貌品質提升行動

和平縣全面推進存量農房微改造,截至今年1月,已完成農房微改造1992戶,完成存量農房外立面微改造628戶,建設或改造綠色農房5616戶。同時,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對林寨鎮林寨古村、東水鎮大壩村、大壩鎮水背村、熱水鎮北聯村4個中國傳統村落開展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組織修繕彭寨鎮南陽書院及周邊建筑。

開展鄉村文化空間

營造提升行動

近年來,和平縣開展鄉村文化空間營造提升行動,搭建“中心+所+站+點”四級文明實踐網絡,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7個、實踐站248個、農家書屋216個、文化站17個,文化陣地實現縣、鎮、村三級全覆蓋。立足本土文化與資源,重點打造“農耕文化”中和村實踐站、“醒獅文化”坪地村實踐站等示范所(站)52個,實現示范所站鄉鎮全覆蓋。延伸打造“繽紛四季”實踐舞臺、陽明書坊實踐點等9個實踐示范場所,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遍地開花。同時,組建百姓宣講團、理論政策宣講志愿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理論宣講活動100余場次,打造“榕樹下”“濱河驛站黨史課堂”等宣講品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此外,推動優質公共文化資源向鎮村延伸,全縣41個文明單位與4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對共建。

開展文旅融合

特色村鎮建設行動

和平縣開展文旅融合特色村鎮建設行動,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把陽明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納入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點。全縣累計打造省級旅游度假區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3個,登記注冊民宿27家,推出省級精品旅游線路2條、歷史文化旅游線路1條、四季旅游線路4條、和平“戶外+農文旅”鄉村徒步(騎行)線路4條,創建研學基地3個,培育鄉村旅游點20個、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6個、廣東省鄉村民宿示范點1個、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個。同時,組織開展“村BA”、足球賽、廣場舞等全民健身賽事等系列文體活動。積極配合市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市體校開展選才及招生工作,組織參加全市青少年錦標賽。

開展農村移風易俗

深化治理行動

去年,和平縣深入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深化治理行動,目前全縣248個村(居)均已修訂村規民約,村“兩委”通過組織大會宣講、集體學習、入戶宣傳等方式,營造依法立約、民主修約、自覺履約、嚴明執約的良好氛圍。同時,全縣248個村(居)委會已全部設立紅白理事會。此外,充分利用清明節等假期加強殯葬改革宣傳,通過設置宣傳欄、發放宣傳手冊、發布倡議書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移風易俗相關知識。

    上一篇:鉚足干勁繪好“春耕圖”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