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沾新葉 春茶沁人心
■4 月16日,在東源縣曾田鎮1500多畝的天仙湖生態茶園里,采茶工人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
■連平縣元善鎮大埠村村民采摘連平高山茶
■龍川縣義都鎮桂林村自動化制茶生產線。該村通過“公司 + 基地 + 農戶”的運營模式,著力把茶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
■源城區香車美人茶基地。該基地占地面積1500畝。
■清明后,位于和平縣熱水鎮九連村的同湖月茶場迎來春茶采摘季。
■近日,紫金縣客茶谷迎來春茶采摘黃金期。
春回大地,茶山疊翠。近日,我市各地茶場迎來采摘季。放眼望去,層層梯田般的茶壟蜿蜒起伏,茶農們頭戴草帽、背著茶簍,靈巧地穿梭在茶壟間,只見她們的手指在茶樹間不停地翻飛,輕輕掐下鮮嫩的茶芽放入茶簍中。在制茶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加工新采摘的茶葉,攤青、殺青、揉捻、干燥等制茶的各項工序有序進行,茶葉的清香彌漫整個車間。
河源是茶葉傳統產區,也是廣東歷史名茶產區之一。近年來,我市錨定培育發展“1+3”農業產業目標任務,深挖茶葉種植優勢,不斷發展壯大茶產業,擴面積、增產量、提品質、抓加工、塑品牌、促產銷,奮力推進茶產業品牌化建設,加快推動茶葉特色產業提檔升級,逐步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同時,圍繞 “萬綠河源” 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規劃,加速茶葉區域及企業品牌建設,借助深河對口幫扶平臺,把紫金蟬茶、東源仙湖茶打造成 “河源特產” 拳頭產品推向市場,推動優質茶 “融灣”“融深”。
隨著茶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市茶葉種植面積、產量逐年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茶葉種植向標準化、茶園管理向精細化轉變,產業布局持續優化。目前,全市茶葉種植及加工企業達400多家,累計創建了省級現代茶葉產業園2個(東源縣、紫金縣),獲批建設農業產業強鎮2個(東源縣上莞鎮、紫金縣龍窩鎮),獲批省級生態茶園58家。據悉,今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近20萬畝,力爭實現茶產業綜合產值達43億元。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 楊堅
肖斌 歐陽柳 林科
■文/陳星 ■統籌/馮曉銘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