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稅務部門引導全市農村電商走上合規經營正軌
全力助推電商經濟蓬勃發展
■本報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王尚鋒 李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作為傳統農業大市,近年來,乘著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我市農村電商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一直以來,我市稅務部門主動適應農村電商發展新趨勢,通過普及稅法知識、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引導全市農村電商走上合規經營正軌,全力助推電商經濟蓬勃發展。
政策“土話”易理解
合規理念入人心
我市稅務部門積極發揮政策宣傳的前沿陣地作用,將稅收政策轉化為農村電商從業者能夠輕松理解的“土話”,通過組織農村電商稅收政策宣講小分隊,把優惠政策送到一個個村莊、一家家電商企業。
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互聯網+文旅”的經營模式,把油茶打造成龍川的代表手信,帶動更多農戶增產增收,助力農村經濟發展。
“稅務部門定期關注公司的發展需求,送政策、解疑惑,助力我們規范財務制度、加強賬冊管理、排查涉稅風險。”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駱先生介紹,其公司旗下的山茶油及其衍生產品通過電商平臺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打造“青穗·合規計劃”
精準助力合規起步
在紫金縣好義鎮積良村,返鄉大學生黃海宇創立的紫金縣好義鎮康盈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里,漫山遍野的三黃胡須雞在林間踱步啄食。在稅務部門為農村電商行業量身打造“青穗·合規計劃”支持下,該合作社享受定制化全生命周期稅務健康體檢與合規輔導,依托電商平臺不斷擴展銷售渠道,走上合規經營道路,實現健康發展。
“在合作社剛開始嘗試做直播的時候,我們對直播賣農產品怎么申報、辦稅要準備什么資料一頭霧水。從填寫發票信息,到用電子稅務局線上申報,稅務部門工作人員一一為我們解答。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的三黃雞一步步走出了山區、打響了品牌。”黃海宇說。
當地稅務部門通過“青穗·合規計劃+數字化賦能”雙輪驅動,講細講透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和稅費申報繳納等重點合規經營項目,提供從發票開具到納稅申報全流程定制化輔導。如今,在“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等政策扶持和稅務部門幫助下,好義鎮康盈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出欄三黃雞3.6萬只,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青創驛站”搭平臺
合規經驗齊分享
稅務部門以特色服務品牌“青創驛站”為依托,以“政策落實+精準服務”為指引,通過連平縣山區創業青年協會、“百千萬工程”興鄉創客培訓班等平臺積極宣傳稅收知識、解讀企業稅收政策,為縣域青年創業提供“稅能量”。
連平縣山區創業青年協會常務副會長、河源市八鄉客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連平縣農產品電商服務中心負責人羅文輝表示:“通過這些交流平臺,我們學到了很多其他企業好的做法,也解決了一直困擾的問題。這種互動交流的方式非常實用,讓我們更加重視合規經營,形成良好的電商發展生態。”
講好“合規第一課”
消除高頻涉稅盲區
憑借多年在網購平臺的渠道運營經驗,朱明科回到家鄉和平縣創辦了易達互聯網(廣東)有限責任公司。從平臺渠道商轉型為企業經營者,其在創業初期面臨著財稅管理體系搭建與合規運營升級的雙重挑戰。對此,稅務部門實地走訪企業并針對性開展“合規第一課”專項輔導,幫助企業消除初創期高頻涉稅認知盲區。
朱明科表示,隨著企業擴規發展,稅務部門針對易達互聯網(廣東)有限責任公司在網購平臺多店鋪經營、主銷日雜產品、批發走量的業務特性,結合企業經營數據實施發票限額動態調整,“遇上‘6·18’和‘雙11’這種銷售旺季可以臨時申請提額,開票效率大大提升。這種‘成長型’服務讓我們敢接大單、能接急單。”朱明科說。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