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河源高新區“2018答卷”·政策體系篇

聚焦人才和創新 打造全方位服務政策體系

2019-01-29 10:21:18 來源:

核心提示

2018年,河源高新區全面兌現落實各項政策,贏得了企業和群眾的高度評價:發放2017年度的“穩投資、促增長”政策獎補資金1100萬元、創新驅動發展政策獎勵資金1633萬元、促進科技創新財政配套資金2022萬元、模具產業扶持政策資金1742萬元,等等,不一而足。

2018年,河源高新區連續出臺支持實體經濟、創新驅動、人才培育、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5項政策。這一套政策體系,不僅聚焦產業發展,破解企業創新創業痛難點,對初創、加速、發展、壯大不同階段的企業提供支撐和服務,構建完善的產業政策體系;而且精準服務人才需求,構建人才安心創新創業、幸福工作生活的服務政策體系,全面提升園區營商環境,推動河源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支持實體經濟 2019年安排財政預算5000萬元

2018年12月,《河源市高新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這是河源高新區深入貫徹全國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省、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措施采取的高效措施。

該政策第一年安排5000萬元財政預算資金,圍繞園區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延伸的牽引區和引領河源發展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這一發展目標,鼓勵引進一批符合產業發展方向、投資規模大、產出效益高的優質工業項目,推動園區現有企業穩產達產、增資擴產。

支持引進重大項目。對園區引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優質項目,符合高新區出臺的固定資產累計投資、年銷售額、年納稅額等規定之一的,給予政策優惠。

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工業企業當年技術改造投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按照企業技改實際投入的20%給予資金支持;企業開展清潔生產、被認定為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和培育企業、獲得國家、省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的,分別給予3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獎勵。

獎勵較大貢獻工業企業。對年度納稅高新區留成部分首次超過3000萬元的,按留成部分的30%給予工業企業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3000萬元;當年利用外資額達1500萬美元的,按其實際外資投入金額的1%、單個不超2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新上規上限的工業和商貿服務業企業,一次性補貼20萬元。

同時,《政策》對信息化建設、管理咨詢、企業“上云”等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相關項目,分別給予補助,全方位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創新驅動發展 構建科創研發生態服務體系

河源高新區的科技創新實力在持續增強,科技創新投入也在持續增加。未來,創新驅動仍然是河源高新區發展的強大“心臟”。

河源高新區出臺《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園區科技創新創業體系,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一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對申報認定、搬遷入園、入選省高企年度百強的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至50萬元的補助。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給予配套資金和科研經費支持,最高可達100萬元;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購買技術服務或科研設備的,單個企業最高可獲補助50萬元。

二是建設多層次創新平臺,鼓勵加快科技自主研發平臺、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對組建國家級、省級的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的,最高給予50萬元獎勵。獎勵認定新型研發機構,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對新認定的各級孵化器、眾創空間,給予1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

三是優化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為在區內投資建立天使投資基金、孵化投資基金等基金的,給予基金管理機構補助和獎勵,最高可達10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和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優勢企業,對獲得國家、省級專利獎企業,獎勵高達30萬元;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最高給予200萬元配套獎勵;支持企業上市,對區內企業主體在國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技創新板成功掛牌上市的,一次性給予補助300萬元。

■人才優先發展 新增3000萬元獎勵資金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主體,抓住了人才,就是抓住了創新的關鍵,因此,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鍵要落實人才政策。

《河源高新區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的出臺,新增3000萬元獎勵資金,意味著河源高新區著力構建引進、培育、激勵、服務“四位一體”的人才工作體系,營造優質的人才創新創業環境。

該政策為六類人才和團隊制定了富有競爭力的引進措施。引進的人才第一類是中國兩院院士等杰出人才及國家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等相當層次的專家學者。第二類是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科研工作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層次人才。第三類是入選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揚帆計劃”的科技創新類領軍人等相當層次人才,分別給予科研經費、生活津貼、住房保障等優惠待遇,總資助經費分別不少于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第四類至第六類,分別是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或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全日制大學本科畢業生或高級技工人才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給予經費和租房補貼。

引進的人才團隊分為二類,分別為經國家相關部門認定和經省相關部門(含廣州市、深圳市)認定的人才團隊,給予工作資助經費,前者不少于200萬元,后者不少于100萬元。

該政策還致力于構建全面系統的人才培育和激勵機制。在培育方面,鼓勵優秀學生就業創業,鼓勵企業加大對高層次人才梯隊培養,建設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對在職期間獲得學歷提升或評定職稱的,給予學費補貼最高1萬元。在激勵方面,每年開展評選“優秀企業家”等人才活動,對優秀企業家每名給予2萬元獎勵;高技能人才獲得世界級、全國及省市技能大賽的,最高給予10萬元的獎勵。

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為高新區引進的各類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建立集商業、居住、辦公于一體的人才小區。對在高新區就業滿一年且首次在高新區購房的,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大專學歷及以下、本科(中級職稱以及高級技工、技師)、碩士研究生(或副高級職稱)、博士(或高級職稱)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3萬元、5萬元補貼。

■招商引資獎勵 單個項目最高獎勵1000萬元

2018年8月,《河源高新區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出臺,單個項目獎勵最高1000萬元,對招商引資工作有貢獻的項目引薦人進行獎勵,旨在充分調動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招商引資工作的積極性,引進更多符合高新區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落戶,推動高新區率先振興發展。

根據獎勵辦法,可以獲得獎勵的項目引薦人包括商會、協會、專業機構等法人組織或其他組織機構及自然人。

獎勵辦法規定,項目動工之日起18個月內的累計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標準后可享受實際投入資金6‰的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達800萬元。

項目竣工投產或正式運營起連續18個月內,主營業務收入達5億元至8億元,可享受收入4‰的一次性獎勵;主營業務收入達8億元以上,可享受收入6‰的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高達800萬元。納稅額(剔除出口退稅后的所有繳納稅費,包括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1000萬元/年以上的,按納稅額高新區留成部分的50%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達800萬元。

此外,符合獎勵條件,且為世界500強企業的,按上述獎勵標準的2倍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符合獎勵條件、且為中國500強企業的,按上述獎勵標準的1.5倍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

■營商環境改革 十條措施降成本提效率優服務

2018年6月,河源高新區出臺《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十條措施》,條條針對企業經營實際,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營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對標國際標準的營商環境。

優化投資環境,實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利用外資的且符合省財政獎勵條件的,區財政予以額外0.5倍資金作為配套,最高達500萬元。

全方位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規范人才市場,鼓勵實施“機器換人”,降低用電成本,分類制定激勵政策,全面清理取消違規中介服務收費,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

建立有效的“投融資平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每年提供1000萬元,用于園區企業使用過橋資金的利息補助。建立園區孵化基金、創投基金、產投基金,多渠道拓寬投資項目融資渠道。

深化“放管服”政務服務改革,全面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將新開辦企業審批時間降至3.5個工作日。行政審批局成立運作,建立“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實現“一門式、一網式”政務審批服務模式,整體事項審批時間降低40%。

本報記者 鄧燕琴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