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婦聯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全力推進強基層婦聯·促鄉村振興工作
聚力新征程 頂起“半邊天”
■東源縣開辦“四點半課堂”
■市婦聯開展《民法典》宣傳進基層活動
■源城區開展“美麗庭院”建設活動
“大家來看這個交通標識代表什么意思?””我們應該如何安全過馬路呢?”近日,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婦女兒童之家“四點半課堂”正式開課,下屯村的留守兒童在課堂上聆聽了新時代好少年“頌黨恩 傳家風”故事,學習了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等知識。
哪里有婦女群眾,哪里就有婦聯組織。今年,全市各級婦聯堅持靶向推進、注重實踐成效,用心用情用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廣度深度拓展,全面啟動河源市強基層婦聯·促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以黨建帶婦建,大力深化婦聯改革,強化基層婦聯組織建設,團結引領廣大農村婦女聽黨話、跟黨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將婦女工作和家庭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融合,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全力助力鄉村振興,助推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鄉村綜合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為譜寫新時代河源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貢獻巾幗力量。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如今,我市通過建設示范點,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市農村基層婦聯在推動鄉村振興和鄉村社會綜合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黨建引領: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百米”
堅持黨建引領,緊扣婦女需求,聚焦難點問題,服務婦女零距離。今年4月,河源市基層婦聯·促鄉村振興——農村基層婦聯連片(燈塔盆地東源片區)試點工作部署會在市燈塔盆地管委會召開,該項工作是我市大力深化婦聯改革、實施“破難”行動的先行之舉,也是我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之一。
經過多方考察和調研,我市選擇了條件相對成熟的6個村(燈塔鎮連塘村、梨園村,順天鎮金史村、沙溪村,船塘鎮老圍村,漳溪畬族鄉下藍村)作為試點,強化基層婦聯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努力探索婦聯主席+N執委(小組長)+N家庭的工作新模式,組織動員廣大婦女在鄉村振興中主動實踐、積極作為,讓鄉村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
試點片區圍繞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活動載體三大塊目標進行,全面調動廣大婦女群眾積極參與家鄉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積極性,打通聯系婦女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實現婦女隊伍網格化聯動的新格局。
深化改革:硬核“娘子軍”增強鄉村振興“軟實力”
“用我們的熱情和真誠,用我們的智慧和奉獻,讓小家更溫馨,讓大家更和諧,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大家園……”近日,東源縣漳溪畬族鄉下藍村通過“婦聯好聲音”廣播持續播放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音頻,引導廣大群眾投入家鄉建設中。
不止是廣播,在村文化廣場、交通路口、田間地頭都能看到巾幗志愿者的身影。“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張貼宣傳海報,大喇叭持續播放宣傳音頻,村婦聯執委將宣傳送到各交通路口、文化廣場,村婦女小組長分組入戶宣傳。”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娘子軍”地毯式宣傳工作讓“強基層婦聯·促鄉村振興”舉措深入人心。
目前,市級試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婦女文藝宣傳、四點半課堂、美麗庭院、巾幗志愿服務等活動正在有序推進,村婦女小組長基本配備到位,群眾參與性、積極性正慢慢在調動。各縣區級試點由各縣區婦聯根據本地實際確定,總體按照先易后難原則,在原省定貧困村優先建設,在女性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村優先突破。
創新發展:激活基層婦聯煥發新生機新活力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強基層婦聯·促鄉村振興”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基層婦女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歷史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團結帶領廣大婦女聽黨話、跟黨走,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而努力奮斗。
“我們的美麗庭院建設要求居室美、院落美、廚廁美、綠化美、家風美。”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婦聯主席梁劍英介紹說,在家的婦女姐妹把庭院打理得井井有條,生活也更舒服。
沿著陂角村蔬香園周圍,可以看到一排排干凈的庭院設計精美,錯落有致,十分亮眼。
東源縣燈塔鎮連塘村、漳溪畬族鄉下藍村充分發揮婦女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主力軍作用,打造“清潔家庭”示范戶,開展村婦女小組長示范帶頭,帶領各家庭婦女做到房前屋后“三包”,齊心打造整潔健康、平安低碳、清幽美韻的“清潔家庭”,合力營造整潔、優美、健康、向上、和諧的村居環境。
今年以來,市婦聯還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持續在基層開展“巾幗大宣講”“巾幗心向黨·奮斗新征程”“黨的女兒話初心”“唱支新歌給黨聽”“少年兒童心向黨”等系列活動,堅定廣大婦女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信心,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的磅礴力量。
■文/圖 本報記者 王亞嬌 通訊員 袁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