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河源供電局:向大灣區起航邁進,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2021-08-09 09:47:56 來源:河源日報

■ 500kV寶麗華汕尾甲湖灣電廠一期接入系統工程走線驗收。

制圖:依依

制圖:依依

制圖:依依

■夕陽下的新豐江水電站。

核心提示

電力,被譽為“城市的血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一座城市的電力事業發展史,也是一座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見證史。近年來,河源供電局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用戶提供了堅強穩定的電力服務保障。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是廣東電網公司(下稱省公司)實現“全國最好2021”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河源供電局放下包袱、乘風破浪,通過打造不對稱競爭優勢,向粵港澳大灣區起航邁進之年。河源供電局提出,要全面統籌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生產經營工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省公司決戰決勝“全國最好2021”,為河源“示范區”“排頭兵”建設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A 回顧篇

九大關鍵詞

看河源電力發展成效

“十三五”期間,完成電網建設投入64.35億元,較“十二五”期間電網投資規模增加了1.21倍;供電量、售電量連年創新高,即將突破百億千瓦時;形成了以500千伏上寨站為樞紐,11座22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58 座110千伏變電站為支撐,南北雙環,鏈式分片供電的強大電網結構;供電服務滿意度得分連續10年位居全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名第一位……

過去五年,是河源供電局步履鏗鏘、收獲滿滿的五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內外部形勢、艱巨繁重的企業經營和改革發展任務,河源供電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聚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決落實省公司和河源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生產經營工作,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為回顧梳理河源電力事業近年來發展成果,現擷取部分關鍵詞,輔以圖表等形式,直觀、形象呈現河源電力事業的發展脈絡和印記。

■關鍵詞一 供電量

■關鍵詞二 售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關鍵詞三:電網建設投入

“十三五”期間,河源完成電網建設投入64.35億元,建成投運35千伏及以上項目46個,新增輸電線路952千米,變電容量402萬千伏安,較“十二五”期間電網投資規模增加了1.21倍。

■關鍵詞四 電網結構

目前,河源電網基本形成以500千伏上寨站為樞紐,11座22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58 座110千伏變電站為支撐,南北雙環,鏈式分片供電的強大電網結構,大大提升了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

■關鍵詞五 供電服務滿意度

■關鍵詞六 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低壓)

2020年,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低壓)4.86小時,下降23%,是全省除粵港澳大灣區外停電時間最少的城市。

■關鍵詞七

降低企業和社會用電成本

2020年,降低用電成本,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累計為全市11.1萬家企業節省用電成本1.24億元。此外,深化投資延伸、落實國家降電價政策,全年累計為社會及企業節省用電支出1.6億元。

■關鍵詞八 農網改造升級

●2016年,編制了“十三五”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行動計劃,完成中心村建設項目519個,有序推進255個貧困村農網改造。

●2017年,完成農網改造8.2億元,建成384個常規項目、508個業擴配套及應急項目;投資1.17億元,完成了215個貧困村項目建設,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2018年,投入1.3億元,完成255個省級貧困村電網升級改造,農網三個關鍵指標率先達到國家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目標要求。

●2019年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投資7.3億元,建成農網項目743項,改造小水電自供區6個,定點扶貧村實現戶均配變容量等三大關鍵指標提前達到國家要求。

●2020年全面完成255個省定貧困村電網提升工程,實現戶均配變容量2.0千伏安以上,低電壓臺區治理率達100%,免費電執行率達100%。

■關鍵詞九

電費回收率和用電非現金繳費率

2020年,電費回收率高達99.9989%,全省排名第三,連續3年進入全省前三名。

用電非現金繳費率達到99%。

B 展望篇

為河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是省公司實現“全國最好2021”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河源供電局放下包袱、乘風破浪,通過打造不對稱競爭優勢,向粵港澳大灣區起航邁進之年。

計劃骨干網架建設投資11億元,滿足工業園區用電需求投資25億元,鄉村振興農網改造投資40億元……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河源電網預計總投資142億元,分別是“十二五”(實際完成投資29億元)、“十三五”(完成投資64億元)的4.69倍和2.13倍,將用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為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撐。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做好今年的工作至關重要。”河源供電局負責人表示,今年,該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全面統籌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生產經營工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省公司決戰決勝“全國最好2021”,為河源“示范區”“排頭兵”建設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開門紅:一季度兩項電力指標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2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同比2019年增長17.6%);工業用電量12.4億千瓦時,同比翻了近一番(同比2019年增長17.6%),增速均為全省第一,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一片向好,切實為“示范區”“排頭兵”建設開了個好頭。

亮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可靠的電力服務保障。據介紹,河源供電局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全市用戶提供了堅強穩定的電力服務保障。一是持續縮短辦電時長。第一季度中壓低壓非居民用戶報裝時長4.41天,同比降低5.77%;低壓居民報裝時長2.04天,同比降低11.3%。二是加強設備運維管理。加大雷擊、樹障、用戶故障出門整治力度,全力提升供電可靠性水平,第一季度客戶平均停電時間3.31小時,同比降低35.9%。三是建立與中壓用戶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收集用戶生產生活用電需求,統籌用戶實際用電情況,及時調整電網運行模式,全力滿足用戶用電需求。

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

推行“三零、三省”服務

近年來,河源電力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在辦電環節、辦電時間、辦電成本、供電質量等方面不斷提升,給市場主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據介紹,接下來,河源供電局將進一步壓減用電報裝辦理時間,精減辦電資料,優化線上用電報裝服務,加快政企協同辦電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提高供電可靠性水平。預計至年底,河源全社會用電量將首次突破“百億千瓦時”歷史大關,有望達108.7億千瓦時。

河源供電局相關負責人具體介紹道,今年,河源供電局將在優化用電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逐步推行“三零、三省”服務。

其中,低壓小微企業用電報裝“三零”服務,即“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零上門”是指實行線上用電報裝服務,用戶可以在線提出用電需求,簽訂電子合同,供電企業委派專人上門服務,用戶無需往返營業廳,用電報裝“一次都不跑”。“零審批”是指供電企業精簡辦電資料,一次性收取所有材料,代替用戶辦理電力接入工程審批手續,同步聯合政府出臺低壓免審批政策。“零投資”是指逐步提高低壓接入容量,供電企業延伸投資界面至用戶紅線,計量裝置及以上工程由供電企業投資建設。

高壓客戶用電報裝“三省”服務,即“省力、省時、省錢”。“省力”是指推廣“互聯網+”線上辦電服務,推動政企辦電信息互聯互通,供電企業直接獲取用戶辦電所需證照信息,用戶在線提交用電申請、查詢業務辦理進程、評價服務質量,實現辦電“最多跑一次”。“省時”是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簡化電力接入工程審批程序、壓縮審批時限;供電企業實行業務辦理限時制,加快業務辦理速度,確保用戶及時接電。“省錢”是指供電企業優化供電方案,實行就近就便接入電網,降低用戶辦電成本。

在具體目標上,河源供電局提出,今年實行“三零、三省”服務的低壓非居民、高壓單電源客戶平均接電時間分別不超過7個、42個工作日。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力爭控制在3.8小時以內,中心城區停電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9.994%。

加快推進“兩個替代”

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

“十四五”規劃首次將綠色發展納入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中國、206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展望。

對此,河源供電局提出,將始終貫徹“新發展理念”,抓住能源這個“牛鼻子”,加快推進能源生產清潔替代和能源消費電能替代(“兩個替代”),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

在能源生產清潔替代方面,即在能源生產環節以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電,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用能需求。河源供電局一方面全面鼓勵新能源項目在河源落地,在電網規劃環節充分考慮計劃引進的新能源項目,對新能源項目并網給予大力支持,同時主動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優先滿足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消納要求。另一方面主動服務河源低碳項目發展,主要包括抽水蓄能綜合開發、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建設等項目。

在能源消費電能替代方面,即在能源消費環節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用的是清潔發電,讓能源使用更綠色、更高效。河源供電局一方面積極推廣新技術應用,統籌用戶電、熱、冷、氣等用能需求,大力推進電磁廚房、電蓄冷、電窯爐、電鍋爐等電能替代項目,2021年計劃完成新增電能替代電量3100萬千瓦時。另一方面主動服務好新能源轉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計劃建成充電樁200臺,不斷豐富完善充電樁網絡布點,為河源充電汽車發展保駕護航。

發展印記

●1958年

■7月15日,新豐江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是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 年)的重點建設工程之一,1960 年 10 月25日正式并網發電。

●1970年

■5月,龍川楓樹壩水電站動工建設,兩臺機組分別于1973年12月26日和1974年11月29日正式發電。

●1989年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老城區的城網整改規劃和新市區城網建設發展規劃。

●1993年

■12月9日,連平縣九連鄉正式通電,至此,全市所有鄉鎮都通了電。

●1997年

■8月,全市實現村村通電,電網覆蓋率達 99%。在電力生產、城鄉供電、調度運行、城市配電網等方面,河源供電向現代化建設與管理轉變。

●2010 年

■河源首座 500 千伏輸變電工程——500 千伏上寨變電站竣工投運。該變電站投運后,打通了廣東500千伏電網南北部通道,保障了粵東近 320 萬千瓦電力的及時送出,提高河源電網的供電能力與供電可靠性,為河源的跨越發展提供充沛的電力支撐。

■9月20日,總投資2.6億元的220 千伏和平變電站歷時9個月建成投運。至此,河源市五縣一區均建有 220 千伏及 110 千伏變電站,電網網架結構更為合理與完善。

■10月11日,河源供電局連續安全生產突破3000天,刷新建局以來安全生產紀錄,位列全省地市供電局首位。

●2016年

■220千伏方紅變電站正式投運,重點解決了河源江東新區、黃沙片區用電問題。

●2017年

■我市首座室內GIS(氣體絕緣)變電站——110千伏中心變電站投運,線路全部采用地下電纜跨越東江,有效緩解了中心城區與東江灣片區用電緊張問題。

●2018年

■6月11日,河源供電局配網調度服務指揮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在“統一服務”建設,在配網調度、搶修指揮、服務調度業務融合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6月28日,南方電網公司2017年重點項目,500千伏寶麗華汕尾甲湖灣電廠一期工程(河源段)竣工投運。工程榮獲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南方電網公司優秀設計獎、廣東電網公司樣板創建金質工程獎,也是河源供電局近幾十年施工最艱巨、施工周期最短、施工效率最高的電網建設工程。

■河源供電局完成智能電表、低壓集抄100%全覆蓋,解放了人力,并為“互聯網+供電服務”夯實數據信息基礎。

■11月30日,廣東電網公司完成2277個省定貧困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同時提前兩年完成國家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目標,其中河源市涉及省定貧困村255個。

●2019年

■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投資7.3億元,實現以縣為單位的戶均配變容量等三大關鍵指標提前達到國家要求。

●2020年

■在河源市40項具體公共服務滿意度排序中,河源供電服務滿意度位居全市第一位,這是河源供電局連續9年在該項測評中奪魁。

■統籌:黃春勝

■組稿:本報記者 黃欣 黃世軍 通訊員 徐猛

■攝影:黃欣 

■制圖/表(除署名外):阿平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