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龍川認真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打好特色產業“組合拳”,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迎豐收 感黨恩 謀振興

2021-09-24 10:28:05 來源:河源日報

6a2ddf3ad9b20c4bea7d051c0aa3df32_0924004_001_01_s.jpg

■龍川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大力發展“旅游+農業”。圖為赤光鎮綠油小鎮葡萄園種植基地喜迎豐收,吸引了眾多游客。

fa3e050b96d91f8b3778cb92cfcea556_0924004_001_02_s.jpg

■龍川縣上坪鎮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仿野生靈芝,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58c8e6f43b8d0388ac329fc9eb799362_0924004_001_03_s.jpg

■龍川縣鶴市鎮蓮坑村“皇帝蕉”種植基地迎來豐收。5年前,蓮坑村在這塊20多畝的荒地上種植了皇帝蕉,建設成了村里的扶貧產業。

1677df97660937716d87f15e66049399_0924004_001_04_s.jpg

■龍川是油茶種植大縣,全縣油茶種植面積41萬畝、年產油茶籽9.6萬多噸、年產值達11.8億元,培育油茶企業155家、種植大戶1128戶,帶動數萬名群眾從事油茶種植。

907a0eb6f2686c6a839af98a4615bca5_0924004_001_05_s.jpg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龍川縣28.5萬畝水稻迎來豐收季。

核心提示

金秋九月,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稻菽卷起千層浪。在龍川大地上,田野里大片的水稻成熟在即,農場菜園果園里是掛滿枝頭的累累碩果。這是希望的田園,這是豐收的龍川。

豐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畫卷

作為產糧大縣,今年以來,龍川縣克服旱情等因素影響,進一步加強服務指導,優化田間管理、嚴格防控病蟲害、推廣優質水稻品種,積極支持生產社會化和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糧食深加工龍頭企業開展規?;洜I,支持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開發,全縣水稻喜迎豐收,預計年產量達24萬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龍川縣積極開展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結合“十萬黨員干部返鄉”行動,黨群干群合力、農業企業積極參與,復耕復種工作成效顯著,截至8月31日,全縣已復耕總面積7.1萬多畝,其中復耕水稻2.9萬畝、其他糧食作物4.2萬余畝。

小產業迎來大豐收

近年來,龍川縣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引領、群眾參與”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油茶、茶葉、水果、大米、蔬菜等特色扶貧產業,培育和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42個,培育省級龍頭企業8家、市級龍頭企業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43家;建設了1個省級現代油茶產業園。義都鎮桂林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縣有6村3鎮入選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鎮。

種下“產業樹”, 致富果滿枝。從炎炎夏日到金色秋季,龍川迎來瓜果豐收,優質枇杷、西瓜、葡萄、皇帝柑、皇帝蕉、紅心柚、獼猴桃、百香果、羅漢果逐一上市。林下經濟發展迅速,仿野生靈芝、香菇及綠色養蜂業等逐步崛起。油茶樹變成“搖錢樹”,全縣油茶種植面積41萬畝、年產油茶籽9.6萬多噸、年產值達11.8億元,培育油茶企業155家、種植大戶1128戶,帶動數萬名群眾從事油茶種植。一株株油茶樹,帶給山區農民一個綠色產業,也帶來了致富小康的希望。

產業致富,花開有聲。“十三五”期間龍川培育和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 42個,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抓手,其中對于去年剛摘下了貧困帽的群眾來講,則是穩定脫貧、走向富裕的有力支撐。“感恩黨的好政策,讓我們生活更幸?!笔侨罕姵煸谧爝叺囊痪湓?,道出了群眾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喜迎豐收謀振興

龍川始終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強化黨建引領,持續在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挖掘亮點上下功夫,打好特色產業組合拳,補齊“三農”領域短板,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以“兩園”創建為動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當前,龍川正高質量推進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建設,園區油茶種植面積7.5萬畝,輻射帶動周邊3萬多農戶種植油茶20萬畝,初步形成了全產業鏈模式。全力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絲苗米)產業園,創建成功后可直接帶動每戶農民增收超2000元,惠及農戶2萬多人。以“兩園”為基礎,龍川謀劃、規劃建設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覆蓋11個鎮47.4萬人的龍母盆地,瞄準高端市場發展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打造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

以“兩帶”建設為牽引促進農村宜居宜業。龍川全面實行“帶長制”,由縣委書記、縣長分別任“帶長”,謀劃建設環霍山風景區村莊風貌提升、黎咀鎮至黃石鎮東江畫廊美麗鄉村2條15公里以上的縣級美麗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全縣24個鎮黨委書記任“帶長”,創建鎮級示范帶35條,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大力實施“九大攻堅”行動,全力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切實提升鄉村風貌整體效果,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以“三項幫扶”為重點促進農民富裕富足。在落實“四個不摘”的基礎上,龍川繼續落實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三項重點幫扶政策,發展多樣性“造血”型幫扶項目63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9個、產業基地12個,“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萬人,發揮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作用,建設鎮級電商站點25個、村級電商服務站203個,幫助農戶銷售農特產品,努力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以黨的建設為保證促進基層善為善治。龍川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實施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全縣24個鎮357個村(居)換屆工作。強化與深圳市寶安區、河源市直幫扶單位的工作對接、資源銜接,選派157名干部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協同鎮村開展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

對接“雙區”市場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在喜迎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龍川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宗旨,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慶?;顒雍彤a品推介活動:參加好“一場博覽會”,組織農業龍頭企業參加第七屆國際現代綠色農業博覽會,充分展示龍川名特優新農產品,提高“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消費群對龍川農產品關注度,提升龍川農產品知名度,讓龍川農產品走進粵港澳大灣區。舉辦好第三屆嶺南油茶文化節、首屆魚生美食節和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發揮好“幫扶效應”,強化與深圳寶安區、河源市直、龍川縣直等幫扶單位的工作對接、資源銜接,發揮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作用,拓寬銷售渠道、創新銷售模式,促進農民增收。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龍川縣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落實上級有關“三農”工作部署,全力實施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行動計劃,加快發展水稻、茶葉、中藥材、花卉等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省級農業(油茶)產業園,大力創建省級農業(絲苗米)產業園,打造優勢農產品和優勢農產區,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借船出?!薄敖杼莸歉摺?,在服務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龍川將積極承接兩個合作區的輻射帶動,深度鏈接大灣區大市場,推動與大灣區市場的無縫對接,把優質的土特產、農產品送到大灣區居民的餐桌,加快打造成“雙區”重要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水缸子、茶罐子、油瓶子,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不斷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激發全域鄉村振興活力。

■文/本報記者 陳小玲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余政隆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