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為民踐初心 銳意進取謀新篇
——全市檢察機關5年工作亮點回眸
■2019年8月23日,市檢察院邀請市工商聯和部分民營企業家代表舉行“檢察護航民企發展”檢察開放日活動。
■2020年2月,我市檢察機關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深入縣區農貿市場、大型超市、藥店、餐飲門店等開展聯合檢查行動,從食品藥品源頭加強防控,同時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2019年4月29日,市檢察院聯合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河源廣播電視臺、江東新區禁毒委員會在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法治教育宣傳活動。
核心提示
過去5年,全市檢察機關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主動發揮檢察職能,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致力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過去5年,全市檢察機關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需求,依法打擊各類刑事犯罪,促進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過去5年,全市檢察機關認真貫徹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深入推進司法改革和檢察改革,檢察質效不斷提升。
5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有168個集體和592名干警獲得市級以上表彰,其中有7個集體和50名干警獲得省級以上表彰。市檢察院先后榮獲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單位、全市“平安單位”等稱號。
推進平安河源建設 彰顯檢察擔當
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司法辦案為中心,認真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責,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扎實做好檢察環節保安全、護穩定工作。5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案件10194件15409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12639件18411人;批捕8112件11941人,同比分別下降4.42%和上升3.82%;起訴10351件14850人,同比分別上升31.87%和28.36%。嚴厲打擊故意殺人、搶劫、強奸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批捕735人,起訴693人。突出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等犯罪,批捕256人,起訴289人。積極參與全民禁毒工程,從嚴打擊毒品犯罪,批捕1447人,起訴1526人,同比分別下降21.5%和15.59%,有效遏制毒品犯罪。
全面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自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涉黑惡犯罪案件的偵查36件,批捕126件350人,起訴86件505人,依法辦理了龔德恒等27人、彭某等19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大涉黑案件。辦理的李謝軍等16人涉黑案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典型案例。加強同步審查和監督力度,對認為符合黑惡勢力犯罪的,依法追加認定25件;對認為不符合黑惡勢力犯罪的,依法不認定83件;追捕25人,追訴9人,追訴漏罪38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件12人。積極推動行業治理,聯合公安機關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20次,發出檢察建議92份,推動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
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發揮12309檢察服務中心作用,對受理的885件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全部落實7日內程序性回復和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者結果答復。對74件案件進行公開聽證,推動矛盾化解。市檢察院連續四次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結合司法辦案發現的社會管理漏洞,發出檢察建議84份,促進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市檢察院“加強公益訴訟助推公共衛生治理”項目獲評2020年度市“平安杯”社會治理創新大賽一等獎。
用心做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堅持從重從快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571人,起訴719人。注重將教育感化挽救貫穿辦案始終,推行“代理家長”制度,推動建成5個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證救助中心,依法對涉嫌輕微犯罪未成年人不捕231人,不訴112人,并同步落實多元化救助措施。市檢察院辦理的黃某侵害未成年人案獲評“廣東省十大刑事抗訴優秀案例”,辦理的周某輝救助案入選“全省檢察機關十大最溫暖人心的司法救助案件”。創新開展毒品案件公訴庭審課堂,獲評全省優秀普法項目、2018年度市“平安杯”社會治理創新大賽一等獎。
聚焦民生關切 服務發展大局
5年來,全市檢察機關聚焦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決維護民生民利,以更優的檢察履職服務保障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大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市檢察機關貫徹新發展理念,制定實施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強化服務保障措施。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侵犯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犯罪,批捕717人,起訴701人。主動服務疫情防控大局,依法從嚴懲治妨害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類犯罪,2020年以來,提前介入涉疫犯罪案件22件28人,批捕49件59人,起訴53件68人,有力維護醫療秩序、防疫秩序、社會秩序。
積極參與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突出打擊危害金融安全、涉眾型經濟犯罪,批捕32人,起訴49人。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共批捕侵犯知識產權36人,起訴67人,辦理涉產權刑事申訴案件35件。市檢察院獲評全省檢察機關開展涉產權推進年活動“優秀組織獎”。積極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落實平等保護原則和司法政策精神,深化“檢察護航民企發展”系列活動,舉行檢察開放日、民營企業座談會、送法進企業等活動,支持民營企業經營發展。
積極服務保障綠色發展。5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堅決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共批捕307件514人,起訴403件672人;監督偵查機關立案18件。加大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力度,共辦理該類案件244件,發出檢察建議143份,督促修復、治理被損毀污染的林地、耕地、水域31477畝,處理生活垃圾、固體廢物24554噸,挽回經濟損失1.4億余元。市檢察院主動與深圳、韶關、梅州、惠州、江西贛州等地檢察機關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推動加強東江、新豐江、韓江流域生態環境區域保護。
加強民生檢察工作。聚焦群眾關切,依法批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51人,起訴59人,讓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與城管、住建等9家單位聯合推動加強窨井蓋管理,維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
加強對困難群體合法權益保護,對涉案扶貧對象和陷入生活困難被害人或近親屬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70件,省、市、縣三級檢察院聯合對羅某強、羅某飛等3人申請司法救助案件進行救助,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市檢察院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先進單位”。
深耕主責主業 維護公平正義
法律監督是檢察的核心職能,5年來,全市各級檢察機關堅持厲行法治,堅守客觀公正立場,把法律監督貫穿司法辦案全過程,進一步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在刑事訴訟監督方面,共監督立案94件,監督撤案24件,追加逮捕207人,追加起訴112人,追訴漏罪174人;對偵查活動違法和不規范情形發出書面糾正違法意見222件次;有關行政執法機關通過“兩法銜接”平臺移送涉嫌犯罪線索582件。市檢察院辦理的曹勇等人徇私枉法案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十大偵查監督典型案例”。
堅定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司法理念和刑事政策,扎實推進降低審前羈押率工作,審前羈押率從2017年的85.44%降至61.55%,彰顯了司法溫度,促進了社會和諧。
進一步優化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共受理審查民事申訴案件375件,依法辦理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218件、執行監督案件142件,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訴或提請抗訴32件,發出檢察建議103份。做實行政檢察工作,共受理審查行政訴訟監督案件33件,辦理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157件,發出檢察建議112份,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促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檢察機關肩負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職責。全市檢察機關認真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支持和促進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聚焦生態環保、食藥安全等重點領域加大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2017年7月以來,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30件,立案36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25份,提起公益訴訟61件;努力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司法狀態,行政機關采納整改率達100%。
深化改革創新 提升檢察質效
5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堅持問題、效果導向,扎實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檢察質效不斷提升。
扎實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牢牢抓住司法責任制這個核心,制定完善檢察官權責清單,組建以員額檢察官為核心的新型辦案組織,實現“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全市入額院領導帶頭辦理案件2717件。
全面完成人員分類管理、內設機構等改革任務,落實“捕訴一體”機制。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快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建設,完善落實檢察官業績考評制度,新型檢察權運行機制逐步健全,辦案質效進一步提升。
全面落實“案-件比”為核心的案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倒逼刑事檢察案件質量提升。深化檢務公開,向社會公開案件信息20167件、生效法律文書7726份,為律師提供查詢服務6413次,以公開促公正、贏公信。
堅持從嚴治檢 鍛造過硬檢察隊伍
全市檢察機關以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為導向,堅持嚴管就是厚愛,不斷深化思想淬煉、實踐錘煉、專業訓練,著力鍛造“信念堅定、司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過硬檢察隊伍。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建創新“五個課堂”獲評全省黨建創新大賽優秀作品獎,市檢察院獲評全市“黨建工作示范點”。
全市檢察機關共有168個集體和592名干警獲得市級以上表彰,其中有7個集體和50名干警獲得省級以上表彰,涌現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盧維科等一批忠于職守、司法為民的先進典型。
加強素質能力建設。深入實施人才強檢戰略,加大人才招錄和培養力度,全市檢察干警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上升到86.6%;廣泛開展業務競賽活動,15名檢察干警榮獲全省檢察業務標兵和業務能手稱號。
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嚴格落實“兩個責任”,持續加強隊伍教育管理監督。制定印發主體責任清單,每季度召開黨風廉政建設聯席會議,加強警示教育,常態化開展集體和個人廉政談話提醒1509人次。市檢察院獲評“廣東省零酒駕示范單位”。
過去5年,全市檢察機關在維護平安穩定中筑牢擔當,在守護民生福祉中展現情懷,在維護司法公正中體現作為。在河源發展新征程上,全市檢察機關將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及時聽取和回應群眾訴求,繼續堅守司法為民的檢察情懷,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本版文/圖:本報記者 劉燁華 通訊員 賴勇生 周愛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