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水密碼” 寫好“水文章”
河源積極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及水經濟產業發展
■農夫山泉河源生產基地自動化生產車間 肖斌 攝
■萬綠湖長期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曾入選首批“中國好水”五大水源地之一。 楊堅 攝
■本報記者 王亞嬌
悠悠東江水,醉人萬綠湖。一湖好水滋養著河源、惠州、東莞、深圳及香港特區約4000萬人,它是“生命水”“經濟水”,也是“政治水”,是牽動河源水利建設和水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水密碼”。
胸中有志,腳下有路,未來有光。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始終把治水興水作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把推進水利發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構建起治水興水的大格局,著力打造百億級水經濟產業集群,奮力書寫河源水利高質量發展及水經濟產業發展的新時代答卷。
興水為民 潤澤一方
小小一滴水,百姓大民生。水利工作事關千家萬戶的生產生活,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建設的方方面面,解決好水的問題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以前都是用山泉水或者井水,有時天旱水不夠用,總是擔心沒水喝。”龍川縣鶴市鎮社坑村村民黃素芬說,村里建了水廠后,鄉親們都去參觀過,現在用水很放心,也不擔心沒水用了。
遠觀社坑村蓄水池,猶如微型“水立方”,簡潔而大氣。活性凈水器正運轉良好,消毒采用運行穩定的次氯酸鈉發生器……從“源頭”到“龍頭”的水質保證,讓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
治水百年路,牢記為民心。解決農村集中供水問題是我市對標定向、謀劃水利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全市1249個行政村8575個自然村已實現集中供水全覆蓋,累計治理河長超過1677公里;完成河道清淤疏浚50.97公里,綜合治理河長69.3公里。
據市水務局的工作計劃,今年將推進農村集中供水建立縣統管機制,全面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鎮村供水一體化建設,同時開展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對存在破壞生態環境、影響防洪安全等情況的水電站將要求退出或進行整改。
未來,我市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一體化保護,以河長制、湖長制為有力抓手,統籌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不斷提高河湖管理水平,加快推動應急供水工程建成通水,保障東江下游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安全,力爭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
人水和諧 綠色發展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更加清澈的水,映襯著更多幸福的笑臉;更加美麗的城市和鄉村,發生著更多喜人的變化。
近年來,我市印發了《河源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5年)》《河源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等,推動江東新區柏埔河省級試點碧道、河源國家高新區濱水公園碧道、新豐江碧道、連平大席河碧道等一批亮點工程碧道建成投入使用,實現河流“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傍晚,沿著柏埔河碧道前行,浪漫優美的丘比特之箭草坪、神秘夢幻桃花源濕地島、色彩斑斕的生態石籠廣場一一映入眼簾。晚風拂面,兩岸江景美不勝收。
農為政本,水為農本。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河源加快打造節水高效的灌區系統,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
推進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補齊農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短板、開展灌區水效領跑者行動、加強農村水利設施管護、完善農田灌排工程體系……一系列舉措,將有力保障各縣區農業灌溉的需要。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搶抓農時的重要時間節點,有關部門切實做好旱情監測預警、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農業防災抗旱等工作,全力確保春耕供水安全。
與時代脈搏一起跳動,與人民期待同向而行。我市將遵循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科學推進燈塔盆地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灌區工程,提高地區防洪排澇及水資源調度能力,全力以赴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
厚植優勢 釋放動能
河源,依山傍水。萬綠湖長期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曾入選首批“中國好水”五大水源地之一。
市第八次黨代會、市委八屆二次全會提出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并對加快培育百億級水經濟產業作出了部署。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2021年10月28日,繼農夫山泉廣東第一、第二生產基地落戶河源之后,農夫山泉廣東第三生產基地項目又落戶河源;2021年11月3日,河源市水產業規劃發展與水經濟產業園建設發布會舉行,我市計劃打造百億級食品飲料及水產業集群;2021年11月12日,華潤怡寶(河源)飲用水生產基地項目舉行簽約儀式;河源太二漁業項目計劃于今年3月正式投產……
一個個喜人的消息不絕于耳,一個個標志性畫面定格了意義非凡的瞬間。
目前,河源國家高新區水經濟產業企業除農夫山泉廣東河源生產基地和今麥郎飲品項目外,在建的水經濟產業園預計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該產業園將重點引進軟飲料、食品等核心產業,以及食品飲料安全、先進裝備制造、創意設計與包裝、智慧供應鏈、工業旅游、休閑農業等相關配套產業,致力打造全國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示范區。
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有水經濟產業規上企業13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43.5億元;現有在建項目4個,投產后預計年產值38.1億元;已簽約未動工項目2個,預計年產值82億元。
今年,我市將圍繞把水經濟產業園打造成為全國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示范區的目標,著力推動產業、人才、資金、創新等要素集聚,加快園區規劃建設。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建立服務工作專班、編制產業招商計劃,實行掛圖作戰,堅持龍頭企業招商,加快引進元氣森林飲料、君樂寶乳業等一批龍頭項目,推動形成梯度發展、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水經濟產業鏈。對于全市水經濟產業在建項目、已簽約未動工項目,我市將聚力推動項目建設,定期跟進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全力保障項目落地投產達產。
回首來路,有艱難險阻,亦風雨無悔;面向未來,需賡續奮斗,定不負韶華!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不忘初心、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河源水利事業和水經濟產業將再創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