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舉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
全市農村集中供水覆蓋率達100%
○本報訊 記者 雷宇爍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水利高質量發展暨水經濟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高度重視水利改革發展,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有效落實,扎實推進“十二大工程”,全市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持續向好,水利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農村集中供水覆蓋率達100%。
在河流治理方面,“十三五”時期,我市累計治理河長超1677公里。災后復產重建項目龍川縣鐵場河治理工程、連平縣大席河治理工程、和平縣浰江治理工程完成修復因災損毀河道42.4公里,完成河道清淤疏浚50.97公里,綜合治理河長69.3公里,河道的防洪標準、系統行洪能力和兩岸景觀得到了整體提升。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十三五”期間,我市實施農村飲水解困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及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全市農村集中供水覆蓋率達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以上。“十三五”期間,萬元GDP用水量位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分別為36%和76%,用水效率提升明顯。我市建立健全城市供用水管理辦法、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等法規文件,2021年5月成功創建為省級節水型城市。
在水生態方面,市、縣(區)、鎮、村四級河道實現河長制全覆蓋,成立河源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公開招募民間河長,深入推進“清四亂”“清漂”常態化,建立健全河湖警長體系,搭建“智慧河長”信息平臺,創新開展收購水浮蓮行動。2018年,我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獲得省考核優秀等次。
在水環境方面,我市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謀劃制定《河源市采砂船定點停靠工作制度》,加大對東江干流、萬綠湖水域等重點河段、敏感水域的執法巡查力度。“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縣區共開展執法巡查近6000次,現場制止違法行為近500次,打擊河道非法采砂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接下來,我市將堅持系統觀念,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優化空間布局、產業結構、人口規模,進一步完善河湖長制體系,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一體化保護,進一步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完善減災防災體系,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強化涉水事務監管,推動我市水利改革發展,為更高標準、更高質量建設“示范區”“排頭兵”和幸福和諧美麗河源提供強有力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