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有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36家
“小巨人”釋放“大能量”
專精特新企業山本光電(龍川)有限公司生產線。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編者按: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培育和打造一批創新型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是市第八次黨代會的具體謀劃和部署。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36家,與那些“大塊頭”“巨無霸”企業相比,它們的體量還比較小,但始終專注細分市場,極具發展潛力與成長性。
即日起,本報推出“培優專精特新 推進產業興市”系列報道,通過“小巨人”企業典型案例展示,進一步引領全市中小企業堅定不移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 雷宇爍
“專精特新”是指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是中小企業出奇制勝的重要法寶。近年來,隨著產業興市行動的扎實推進,我市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要求日益迫切,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重視程度也顯著提升。
從生產溫控儀、傳感器、變送器為電力和電信行業裝上“智能眼睛”的雅達電子,到掌握“先進加工利器”、用“最準的尺”精密衡量尺度的銘鐳激光,再到自主突破鋼結構制造難題的華域重工,我市許多“小而強”“小而優”的企業正脫穎而出,在我市推動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盡顯風采。
探尋“專精特新”成長路徑
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專精特新”企業,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是工業強鏈補鏈不可替代的“生力軍”。實施產業興市行動,需要眾多的“小巨人”“小塊頭”企業的支撐。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程,培育和打造一批創新型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要求要“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讓“小塊頭”釋放“大能量”,市委、市政府有決心、有行動。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將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作為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取得了積極成效。去年年底,我市19家企業獲認定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共有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36家。
為了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工信部門在增強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培育重點行業生態、完善優勢產業體系上下大功夫,全方位解難,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皬V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可以得到資金貸款貼息安排。”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正重點遴選制造業中小企業,優先遴選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業、產業技術基礎及基礎軟件等領域的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支持企業健康成長。
“單打冠軍”“配套專家”頻出 書寫中小企業“闖關記”
“小巨人”也有“成長的煩惱”,也面臨著技術瓶頸和創新動力不足等“攔路虎”。為此,我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強化創新驅動,致力于成為細分市場上的“行家里手”、產業鏈上的“精銳尖兵”。
走進位于東源縣的銘鐳激光智能裝備(河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幾百名員工正開足馬力抓生產、趕訂單,力爭為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造力量。據介紹,激光加工作為先進制造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電器、航空、冶金、機械制造等國民經濟重要部門,對提高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自動化、無污染、減少材料消耗等起到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依托先進技術,銘鐳激光于2020年成功入選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縱觀我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現狀,呈現行業分布較全面、地域分布較均衡、企業數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等特點。從行業分布看,我市的36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橫跨精密制造、生物醫藥、環保設備、新型材料等行業,兼顧科技與民生。從地域分布看,36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布均衡,遍布各縣區。從數量上看,相比珠三角地區城市,我市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今年我市計劃繼續增加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我市將繼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引導更多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厚植企業成長土壤,加快培育出一批行業內水平領先、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