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 加快培育壯大千億百億級現代產業集群

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加快培育壯大千億百億級現代產業集群

2022-03-03 09:35:35 來源:河源日報

b675b3d5a56fdf335e9950b8d5917628_p1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主陣地

233c6110a3caf36da19f37aee0a10a4b_p2_s.jpg

產業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需要產業的全方位支撐。日前,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葉金鏡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全市工信系統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穩住存量、盯緊增量,狠抓工業項目建設,加快培育壯大千億級、百億級現代產業集群,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狠抓工業項目建設  加快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記者: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了要突出培育“五大產業”的主攻方向。在培育“五大產業”方面,市工信局今年有哪些舉措?將如何創造性發揮部門職能作用,為全市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貢獻力量?

葉金鏡:作為經濟的主體和核心增長引擎,工業穩則經濟穩,工業興則經濟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發展,明確今年要力爭實現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0家,工業投資增長5%、技改投資增長5%等目標任務。全市工信系統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加快構建千億級、百億級現代產業集群梯度發展新態勢。

一是加快培育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科學謀劃電子信息產業空間布局,加快形成以河源國家高新區為主陣地,源城、龍川、江東新區等“多點支撐”發展新格局。大力支持和鼓勵西可通信、卓翼一期等存量優質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卓翼二期、景旺二期、山本光電等項目加快建設,加快打造全市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二是扎實推進百億級水經濟產業建設。加快推動水經濟產業園建設,著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合一的綠色低碳園區。加快推動華潤怡寶、元氣森林飲料等項目落地,推進農夫山泉三期、今麥郎飲品等項目建設投產,推動霍山礦泉水、正能量山泉水等項目增資擴產,加快向百億級產業集群邁進。

三是著力培育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聚焦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硅材料精深加工、先進鋼鐵材料、裝配式建材等領域,重點發展硬質合金與金屬基復合材料、綠色高端建筑材料、優特鋼材料產業。著力推動硅基新材料產業園、硬質合金特色產業園建設,加快晟源永磁材料、鉑科新材、喬豐科技等項目建設投產,不斷提升產業規模效益和集群程度,加快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聚焦園區提質增效 做強工業發展“主陣地”

記者:園區是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在推動做大做強園區經濟方面,市工信局有哪些具體的思路和行動?如何確保這些行動落到實處?

葉金鏡:工業園區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是產業集群成鏈發展的重要平臺。今年,全市工信系統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工業園區的工作部署,促進園區提質增效,力爭全市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入35億元、擴園8.5平方公里。

一是加大特色產業園創建力度。重點組織發展東源、龍川等產業園申報第二批廣東省特色產業園,力爭新增一個特色產業園。實施園區主導產業培育提升計劃和園區產值倍增計劃,開展2021年度省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工作。

二是加快園區土地清理。全力以赴打好產業園區用地整治提升攻堅戰,“一企一檔”“一企一策”精準推進閑置土地、閑置廠房、低效用地清理盤活、連片收儲,加快完成園區用地盤活整治提升5000畝,著力提升園區土地產出效益。

三是優化園區基礎設施。加大園區建設資金投入,開展園區“七通一平”標準化建設,推動園區生活性服務業配套建設,加快實現工業園區從單一生產型向生產、生活、消費多點支撐的綜合性園區轉型。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以綠色創新賦能工業發展

記者:綠色是河源的底色,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市工信局將有哪些行動?

葉金鏡: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加快以綠色創新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計劃推動100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實現技改投資增長5%。

一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落實省、市工業企業新一輪技術改造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支持等措施,推動礦產資源精深加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持續推進產業綠色發展。積極推進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創建,力爭1家企業創建國家工業綠色制造體系示范企業。加快園區綠色升級,完成東源、連平工業園循環化改造。持續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完成20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任務。

三是積極引導企業創新發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進研發機構認定工作,新增市級研發機構10家以上、省級5家以上。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力爭新增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個以上。

四是推動數字化轉型。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在“6+5”產業集群廣泛應用,推動輕工紡織等傳統特色產業集群上下游企業實施標準統一的數字化改造,實現27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一批中小企業上云用云降本提質增效。

2022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力爭實現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0家,工業投資增長5%。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計劃推動100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實現技改投資增長5%。

●促進園區提質增效。力爭全市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入35億元、擴園8.5平方公里。

●持續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力爭1家企業創建國家工業綠色制造體系示范企業,完成20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任務。

●引導企業創新發展。計劃新增市級研發機構10家以上、省級5家以上,力爭新增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個以上。

■總策劃:曾淑梅

■總統籌:楊建平

■采寫統籌:范建國 趙鋒 董偉偉

■編輯統籌:李天鴻 劉遠朋

■采寫:本報記者 雷宇爍

■攝影:本報記者 肖斌

■制圖:吳丹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