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奮力推動河源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專訪市衛健局黨組書記周鑫
■去年12月,深河人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正式投入運營。
今年全市衛健工作目標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近日,市衛健局黨組書記周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市衛健局將以“六個堅持”為抓手,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加快實現衛生健康發展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慎終如始抓實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優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供給,奮力開創河源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記者: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大力實施民生保障行動。市衛健局如何在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辦實事?
周鑫:市衛健局將堅持以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搶抓省人民醫院幫扶市人民醫院、暨南大學托管深河人民醫院的契機,堅持借勢借力,不斷提升我市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為構建群眾美好健康生活提供強有力健康保障。
一是推動高水平醫院建設。加快推進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深河人民醫院、龍川縣人民醫院創“三甲”醫院進度,實現提升市級公立醫院疑難重癥疾病救治能力、急危重癥診療量占比及市域住院率。推動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著力培育一批重點優勢醫學學科,推動“醫、教、研、管”全面提質增效。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醫療資源對接合作,擴大松散型醫聯體和專科聯盟建設;繼續抓好與暨南大學合作共建深河人民醫院各項工作,加快推進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市級癌癥中心、人才公寓等項目建設,開展市直衛生人才開發三年行動。
二是整體提升基層綜合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同步探索“縣聘鎮用、鎮聘村用”機制。推動4家以上縣級公立綜合醫院達國家縣級綜合醫院推薦水平標準、3家中心衛生院在今年底前達到中等縣級綜合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加快各縣區人民醫院五大救治中心建設。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質增效工程,推動一批衛生健康適宜技術下基層,打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新路徑。
三是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持市中醫院籌建河源市椎間盤治療中心、頸肩腰腿痛治療中心、慢病康復中心,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強縣級中醫醫院建設,完善“兩專科一中心”,推動龍川縣中醫院創“三甲”中醫醫院,推動連平縣中醫院新院建設,促進我市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使中醫藥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四是加快推進市直衛生健康領域補短板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市疾控中心、市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遷址新建項目及市精神衛生中心二期工程、市人民醫院三期工程建設,做好“立地”文章,不斷提升全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
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記者:市衛健局如何全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筑牢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堅強防線?
周鑫: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一是提升疫情監測預警能力。充分發揮發熱門診、零售藥店“哨點”作用,堅持交通站場落地核酸、高風險崗位人群“應檢盡檢”和暴露性服務行業等特定重點人群常規抽檢、定期檢測,不斷健全多點觸發預警機制。積極推廣新冠病毒抗原檢測,進一步提升“早發現”能力。
二是提高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應急值守,確保應急指揮系統24小時“在線”;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日常應急演練和物資儲備,同時優化核酸采樣人員配置和采樣點設置。強化流調溯源能力建設,注重加強流調隊伍建設,切實提升流調小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反應能力、指揮協調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統籌推進我市核酸檢測能力建設,為應對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及常規抽檢、定期檢測和落實“四早”原則提供堅強保障。
三是提升院感防控和隔離管理能力。做好發熱門診(診室)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院感防控制度、首診負責制度和基本醫療制度,細化工作流程。嚴格按照每萬人口不少于40間房標準儲備集中隔離場所,并建立儲備清單和梯次啟用方案。
四是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實施疫苗接種“攻堅行動”,積極推進各類人群加強免疫和序貫接種工作,全面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加快優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供給
記者:市衛健局如何優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全方位衛生健康需要?
周鑫:全市衛健系統以“創建衛生強市,打造健康河源”為總目標,堅定不移貫徹以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群防群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一是推進健康河源建設。對標對表《健康中國行動2021—2022年考核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健康河源20項專項行動實施;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提升衛生創建成果,全面推進基層衛生創建工作;啟動源城區省級健康促進縣區創建工作,建設省級衛生鎮8個、衛生村80個,市級衛生鎮10個、衛生村50個,打造一批健康鄉村示范村。
二是強化重點疾病預防控制。強化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早診早治,做好新冠肺炎、艾滋病、流感、感染性腹瀉等重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
三是強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務。深入開展“智慧助老”行動,擴大“銀齡安康行動”覆蓋面;推動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50%以上,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達到80%以上;進一步規范發展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制定我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細則,全面落實生育登記制度,推進“出生一件事”一站聯辦。
四是強化婦幼健康服務。通過建立完善管理規范和操作流程,提高各級救治能力,進一步提升高危孕產婦妊娠管理和高危兒童健康管理水平。全面開展免費婚前孕前檢查保健工作和出生缺陷一級預防,加強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從今年起,對新進入初中一年級14周歲以下女生,按照免費接種和知情自愿原則實施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免費接種計劃。
■總策劃:曾淑梅
■總統籌:楊建平
■采寫統籌:趙鋒 董偉偉
■編輯統籌:李天鴻 劉遠朋
■采寫:許競楠
■攝影:馮曉銘
■制圖: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