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幫扶地圖 增進民生福祉
深河民生幫扶多點開花暖人心
■深河指揮部從硬件和軟件上幫扶深河中學,進一步改善了學校辦學環境,提升學校教育水平。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深河指揮部幫扶建設的電商平臺
■河源市博愛學校職業高中部擴建項目已經完成主體工程
■深河人民醫院是省重點民生項目,由深圳市投資16億元援助建設,已于2021年12月29日正式開業運營。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核心提示
近日,深圳援助東源縣人民醫院健康體檢車交付使用儀式在東源縣人民醫院舉行。在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下稱深河指揮部)的見證下,東源縣首輛多功能、一體化的大型數字化移動體檢車正式投入使用。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捐贈健康體檢車項目是深河指揮部推進民生幫扶的一個縮影。2021年,深河指揮部安排社會民生幫扶項目23個,涉及教育、醫療、就業等多個領域。今年以來,深河指揮部通過不斷加強與我市相關部門的聯動合作,加快推進社會民生幫扶項目實施。截至4月26日,已完成民生項目15個,資金整體撥付率為64.88%,實現項目完工過半、資金使用過半的“雙過半”目標,一大批精品項目的相繼完工,加快補齊河源民生短板,不斷提升河源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加快補齊基層醫療服務短板
醫療衛生領域的幫扶,是深圳對口幫扶河源的重點領域。東源縣人民醫院健康體檢車的順利交付,是深河指揮部、深圳對口幫扶東源工作組、深圳市人民醫院幫扶工作隊3個幫扶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將進一步提升東源縣人民醫院對外服務能力,拓展服務半徑,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造福東源百姓。
眾所周知,2021年底,深圳出資16億元建設的深河人民醫院正式投入運營,極大提升了河源乃至粵東北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舒適的就醫環境,也將不斷提升河源的宜居宜業水平。“‘家門口’有了這么好的醫院,讓我們就醫省去了很多時間和經濟成本。”市民黃女士說。
深河醫療幫扶不僅著眼于大,也落腳于微。去年以來,深河指揮部聚焦痛點、靶向發力,積極支持河源有關部門幫扶實施一批公共衛生項目。河源市精神衛生中心隔離觀察病區建成投入使用后,在院內增設獨立的隔離觀察病區,滿足了河源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需求,為河源疫情防控加筑了一道“安全墻”。
目前,深圳支持建設河源市人民醫院開展區域心電診斷中心進展順利,東源縣漳溪畬族鄉等8個深圳重點幫扶的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鄉鎮衛生院已經實現“設備安裝完成,網絡鋪設到位、數據傳輸正常”,幫助我市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鄉鎮一級,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同時,深圳支持河源市職業病防治院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項目,未來河源市職業病防治院的檢測能力將由65項增加到120項以上,為老百姓健康保駕護航的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龍川縣第三人民醫院住院綜合樓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
深河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眾多醫療項目建成后,將增加河源病床供給,提高河源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全面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不斷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
“砰、咚……”近日,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深河中學)的學生們在體育館內揮汗如雨,盡情享受體育課帶來的快樂。這一體育館是深河指揮部安排幫扶資金387萬元,支持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的成果。
深河中學是深河兩地教育幫扶的示范工程。2021年,深河指揮部針對該校校舍緊張、體育場館條件欠佳、師資力量不足等情況,積極調動資源,安排幫扶資金,幫助學校解決遇到的困難。如今,該校體育場館整體升級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體育館還配齊了中央空調、LED等聲光電設施設備,更有利于學生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目前,深河中學新建學生宿舍樓及飯堂建設項目正在施工當中,預計今年秋季開學即能交付使用,此舉將有效彌補學生住宿床位缺口。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質量,深河指揮部聯合深河中學,外聘了一批名師到深河中學參與教學工作和“傳幫帶”,有效補齊了學校教師整體年齡年輕、教學經驗不足等短板。
此外,深河指揮部還與我市教育部門密切合作,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相關要求,不斷夯實基礎教育辦學條件:支持建設的東源縣葉潭中學和燈塔中學宿舍樓項目,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宿舍樓還為學生們配備了獨立衛生間和沖涼房,讓學生的寄宿條件大為改善;紫金縣城南幼兒園設備采購項目已經完成,正常投入使用;市第二中學的寄宿生宿舍新建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之中,預計在今年秋季開學后投入使用,將新增學生住宿床位700余個;市博愛學校職業高中部擴建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正在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建成后可增加200個職高學位,進一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更好地為殘障青少年提供職業技能教育機會。
持續提升就業創業服務水平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穩大局穩。深河指揮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就業幫扶政策文件,圍繞河源“融灣”“融深”需求, 在“農村電商”“南粵家政”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河源做好勞動就業工作。
“深圳幫扶建設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共組織各類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創業培訓達1.1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人數達1.5萬人。”深河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該中心入駐創業項目36個,“深河E家”電商平臺入駐農產品企業348家,通過電商銷售帶動農戶致富數突破8000戶,2022年消費幫扶總業績目標為6億元。
同時,深圳還幫扶建成“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范站15個,為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失業人員、新增勞動力提供家政技能培訓,進一步促進勞動就業,為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深圳提供優質的家政服務人才,助力河源家政服務行業逐漸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基石。深河指揮部還通過與我市職業院校合作的模式,支持我市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從源頭上助力河源經濟社會發展。記者了解到,深河指揮部支持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的實訓樓五期項目已完成主體施工,智能通訊終端產業學院項目也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上述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搭建一套有利于產教融合的框架體系,引入中興通訊、美晨通訊、雅達電子等一批優秀的企業,共同編制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標準等,并邀請企業工程師共同授課,打造工學結合、協同育人新機制,推動高質量就業與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
■組稿/攝影(署名除外)
本報記者 王亞嬌
通訊員 李紅淼 羅誠 桑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