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廣賦創新學校校長馬建紅:
在美麗的校園 遇見最美的自己
■今年5月15日,河源廣賦舉辦校園開放活動。
■河源廣賦舉行校園運動會
■學校公眾號
■報名意向登記二維碼
■校園開放日,家長們參觀學校。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這其中,校長作為重要乃至核心的管理者和引導者,如何以創新精神與超前意識,帶領學校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和前進?近期,帶著系列熱點問題,本報記者與河源廣賦創新學校(下稱河源廣賦)校長馬建紅進行了對話。
【名家檔案】馬建紅,河源廣賦創新學校校長。教育部年度智慧教學之星,曾榮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春蠶獎”,杭州市教壇新秀、杭州市教改之星金獎,曾任杭師附小教育集團和浙外附校執行校長。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廣東省百千萬校長培養對象導師,深圳市優秀共產黨員,曾任深圳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大運學校校長。
談學校:河源廣賦堅持開放辦學加強聯動兼容并蓄
記者:據了解,您曾在杭州、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學校擔任學校管理工作,經驗豐富。與河源廣賦創新學校結緣,并選擇到此任職的原因是什么?
◎馬建紅:在沒有來河源廣賦之前,我秉承“教育讓每一個生命充分生長”的教育理念,敬畏教育的生命本質,努力喚醒和促進每一名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充分發展,這和廣賦創新學校“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訓高度契合。此前我任校長創辦的深圳華附學校,是深圳市推行承辦制辦學,實行“理事會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試點學校,辦學業績得到各級教育部門和行業的肯定,辦學經驗向全國進行推廣。其間,河源巴登新城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來學校交流,對深圳華附學校的治理體系和辦學實踐給予高度認同。理念和實踐的高度匹配,就自然“牽手”了,我也希望與廣大學子在河源廣賦美麗的校園遇見最美的自己。
記者:學校更名為河源廣賦創新學校,“創新”體現在哪里?
◎馬建紅:學校教育只是孩子人生中一個短暫的時期,我們的孩子終將走向社會、走向世界、走向未來,所以我們要為其奠定受用一生的“財富”。有別于傳統學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生只讀圣賢書”的主張,廣賦創新學校開放辦學、加強聯動、兼容并蓄。除了和名校、名企結成聯盟,和巴伐利亞莊園聯動共享教育資源外,學校的硬件和管理都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廣賦學子奠定基礎,省、市人大領導等來校調研,也不吝點贊。
學校建有專門的勞動教育基地,讓學生在田間勞動、手工勞動、家務勞動和技能勞動中尊重勞動,感受到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利用實訓樓、信息樓和藝術樓等功能場所,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美育水平;根據學生興趣開設數創班、信息編程班、國防班、課程改革班等特色班型,為每一名學生的充分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努力讓每一位學子具有“中國底色,國際視野,世界公民”的素養,辦河源廣賦、大灣區廣賦、中國廣賦乃至世界廣賦。
最受學生歡迎的項目是學校每月一期的“博士論壇”,院士、博士及各行各業的高精尖人才走進校園,與學生們分享他們學生時代的生活、行業最前沿的動態,引發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廣賦學子還能走進實驗室,和科學家們一起把奇思妙想“做出來”。
談新課標:引進多名學科首席教師,大膽進行課程改革課堂改革
記者:國家剛剛頒布了新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河源廣賦將如何落實?
◎馬建紅:課程與課堂是育人的根本,也是學校變革的永遠主題和質量保證。我們深刻領會2022版課標的核心主張,結合自身的辦學實際,引進肖培東、卜以樓、蔣軍晶、孫和平等各科首席教師,大膽進行課程改革、課堂改革。
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不僅僅是學會一些知識,形成一些技能,更是要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活動過程,成為科學知識內化為學生精神財富的過程。讓廣賦學子“想得到未來的美麗、看得到現在的風景、走得到學習的每一個景點”。
結合十二年一貫制辦學實際,我們做好小初銜接、初高銜接,學校課程的結構化也就加強了;我們通過校本培訓改變老師的教學觀、學生觀,學生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也就更容易形成了;學校分學段建設“以學為主,在經歷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全人發展”的課堂樣態,教育教學質量也就保證了。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利用好藝術樓、信息樓、實驗樓等功能場室,開發勞動教育和國防教育課程,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就形成了。
我們還有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學校坐落于巴伐利亞莊園,是真正的“社區里的學校”,莊園里有很多學習資源。如書本中的很多情境可以在莊園里找到,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方便綜合性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和項目式的深度學習,突出“聯結、生成、遷移”三大學習要素,直接鏈接了國家和社會對未來人才的需求。
談教學質量:教學管理實行“研究和評價分離”,引導教師正確地抓質量
記者: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家長關心的熱點問題,河源廣賦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具體是怎么做的?
◎馬建紅: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學校、教師、課程、學生、家長等,在眾多因素中教師位于C位,是關鍵因素,所以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重在引導教師“抓正確的質量、正確地抓質量”,這也是落實國家“雙減”政策的需要。
“醫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師的真功夫在課堂上。”抓好課堂也就大概率抓好了質量,聽課、評課、上課、教研、輔導是教師的“主業”。學校實行“研究和評價分離”的教學管理,組建了以學科研究員、科組長、備課組長為主體的三級研究團隊和教學設計評價員、教學過程評價員、教學結果評價員為主體的三元評價團隊,一方面避免了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的尷尬,更是讓兩撥人的頭腦來助力每一層次學生的發展。
老師教得怎樣、學生學得怎樣不是簡單的“好”還是“不好”,更要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好要如何改進。學校非常重視“質量分析”,用數據說話,挖掘數據背后可能的故事,讓數據成為教師反思的一面鏡子。
在學校的質量分析會上,平均分、標準差、方差、分布圖、散點圖、難度信度效度、區分度、超均率B值、最高分、最低分、相關性分析……統計學上的很多概念老師們都運用自如,目的就是用多個維度來描述學校的、年級的、班級的、學生個體的全面的質量,從而反觀自己的教學、提出可行的針對性措施。家長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參與學校的質量分析會。
過往榮譽不是評價老師的標準,在廣賦創新學校,“把學生發展好、把班級帶好”才是王道。得益于學校靈活的辦學體制,對于優秀的老師,學校還有獎金獎勵?!百|量和發展”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制度,讓教職工的價值“能發揮”“被看見”,讓教職工向優秀看齊,“做最好的自己”。
與此同時,學校特別成立了“家長發展中心”,開設了“家長學?!保ㄆ陂_展體驗性和操作性課程,幫助家長提高育兒水平,協助家長做好家風建設,家長們對孩子的發展和學校的未來更有信心。八(14)班學生李玥彤的媽媽參加了家長學校培訓后,激動地說:“希望廣賦創新學校能把長三角和珠三角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落地到河源學子身上。欲使孩子優秀,必須家長優秀,作為家長非常希望跟著優秀變優秀!”
談教學評價:學校建立了全面全員全程評價體系
記者: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河源廣賦在評價改革方面有哪些舉措?
◎馬建紅:新評價有三條變革路徑:紙筆考試仍是選拔性考試的主要方式,表現評價是素養導向評價改革著力點,過程數據是評價與技術融合新方向?!皼]有分數過不了今天,只有分數過不了明天”,本著評價為了激勵成長,評價為了引導成長,評價為了促進成長的價值追求,我們建立了“見證成長、引領未來”的全面、全員、全程評價體系。
高中階段重點指向學業的大數據測評;初中階段重在保護青春期學生身心健康的診斷性測評;小學階段重在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過程性測評。學業成績是質量分析的一部分,學生的近視率、肥胖率、同伴關系、學習方式、進步情況等也是很重要的內容,在廣賦創新學校,學生體育成績沒有達到優良就不能評高級別的綜合榮譽。
我們希望評價能幫助老師和學校,及時了解孩子的成長和變化,跟進匹配適當的方法措施,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評價能幫助每一名學生看見自己的成長、明確努力的方向、改進存在的問題,做最好的自己。
記者:最后,請您給河源廣賦的學生或者想加入河源廣賦的孩子們送一些寄語吧?
馬建紅:我想說,孩子們,天生我材必有用,你們每一位都具有獨特的天賦、品質、能力,把握住美好的學習時光,去汲取養分、去努力學習、去充實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希望在河源廣賦美麗的校園,遇見最美的你!
咨詢熱線:0762-8886288
周老師:134 2806 6852
戴老師:133 7678 7333
徐老師:180 2796 3952
廖老師:135 5328 8440
蔡老師:180 6810 8004
■統籌:黃世軍 曾飛文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攝影:楊堅 陳靜昕 邱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