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個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投產,電子信息企業紛紛“搶灘”河源
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動能澎湃
■深圳市電子商會和電子信息企業代表參觀卓翼科技(河源)有限公司。 馮曉銘 攝
■河源國家高新區。河源工業在一次次的蛻變和跨越中實現新的騰飛,奏響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馮曉銘 攝
○本報訊 記者 方新苗 近日,河源迎來了一場電子信息產業“朋友圈”盛會——河源市2022年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系列經貿活動在河源國家高新區舉行。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地電子信息行業的頭部企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及行業協會——深圳市電子商會的80多位新老朋友們齊聚一堂,共同搶抓發展機遇,暢談合作愿景。
本次活動共集中簽約動工投產項目67個,投資總額近200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含1個20億元項目)。落戶于河源國家高新區的京泉華科技項目就是代表項目,該項目投資總額10億元,預計2023年投產。“河源是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深圳市京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品表示,公司目前在深圳、江蘇以及菲律賓馬尼拉有三個主要生產制造基地,主要服務珠三角客戶以及海外市場。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在深圳的產業空間已難以滿足需求,向外拓展新的制造基地顯得更加迫切。
近年來,我市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取得顯著成效。記者梳理發現,有16個簽約項目的公司所在地為深圳,動工投產項目公司也多來自深圳、東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區。在本次集中簽約的29個項目和動工投產的38個項目中,河源國家高新區簽約項目有15個、投資總額約66.2億元,動工投產項目20個、投資總額約40.03億元,項目數量、投資總額最多,充分彰顯了我市工業發展主戰場的發展動能;東源縣緊隨其后,簽約項目7個、投資總額約18.3億元,動工投產項目8個、投資總額約16.9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中央、省、市相繼出臺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民企投資更顯活力,29個簽約項目均為民營企業投資,38個動工投產項目中有35個項目為民營企業投資。
電子信息產業是河源深耕多年的優勢主導產業。近年來,河源把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發展工業經濟重中之重,先后落戶了國家通訊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及中興通訊、西可通信、中光電、景旺電子等上百家電子信息企業,形成了以手機和電子通信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我市還被省政府列為珠江東岸4個重點扶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城市。特別是去年12月,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加快培育“五大產業”,擘畫了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新藍圖。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蹄疾步穩,已成為河源領先主導產業,總體規模占全市工業產業比重超1/3。目前,全市電子信息規上企業有75家,同比增加12家;全市5億元以上在建項目共有10個,總投資約126億元,達產后預計產值超150億元。河源已基本形成電子專用材料及電子元器件、通信終端及通信設備、電子電路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和顯示器件及光電子器件制造共四大領域產業鏈環節的特色產品,其中電子元器件企業數量最多,占比超60%。
河源市2022年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系列經貿活動“成績單”
活動共集中簽約項目29個,投資總額106.1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含1個20億元項目),投資5億—10億元項目5個,投資1億—5億元項目15個;
活動集中動工投產項目38個,投資總額約93.13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2個,投資5億—10億元項目5個,投資1億—5億元項目24個。
◎源城區:簽約項目1個,計劃投資總額約2億元;
動工投產項目2個,投資總額約2.2億元。
◎東源縣:簽約項目7個,計劃投資總額約18.3億元;
動工投產項目8個,投資總額約16.9億元。
◎和平縣:簽約項目2個,計劃投資總額約6.5億元;
動工投產項目1個,投資總額約3億元。
◎龍川縣:簽約項目1個,計劃投資總額約3.5億元;
動工投產項目5個,投資總額約25億元。
◎紫金縣:簽約項目1個,計劃投資總額約3億元。
◎連平縣:簽約項目1個,計劃投資總額約1.5億元;
動工投產項目1個,投資總額約1億元。
◎江東新區:簽約項目1個,計劃投資總額約5億元;
動工投產項目1個,投資總額約5億元。
◎河源國家高新區:簽約項目15個,投資總額約66.2億元;
動工投產項目20個,投資總額約40.03億元。
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磁場效應”凸顯
蹄疾步穩邁進千億級產業集群
○本報訊 記者 雷宇爍 在8月19日舉辦的河源市2022年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系列經貿活動上,深圳市電子商會及80余名電子信息企業代表齊聚河源,暢談合作愿景,共謀發展藍圖。經過實地考察與推介,與會嘉賓紛紛豎起“大拇指”,對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前景給予高度評價。
本次活動共集中簽約項目29個,投資總額達106.1億元;動工投產項目38個,投資總額約93.13億元。對于這樣的成績,不少企業代表表示,簽下“百億大單”、越來越多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入駐河源,這充分顯示了電子信息領域的市場主體對河源的認可度持續提升,產業“磁場效應”逐漸凸顯,河源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聲音愈發明亮、步伐愈發穩健。
點贊:河源電子
信息產業發展前景看好
經過多年發展,河源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電子信息產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在本次活動中,眾多電子信息行業從業者通過實地考察、深入交流,盛贊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成果和發展前景。
“河源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凸顯,擁有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良好基礎。目前,河源電子信息產業正加速邁向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前景廣闊。”深圳市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徐慧英表示,電子信息產業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支撐。此次活動既是河源與珠三角地區共話前沿創新、促進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更為河源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帶來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在實地考察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后,深圳市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廣東合科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斌表示,近年來,河源電子信息產業搶抓發展機遇,加大科技創新步伐,向高端領域邁進,不斷實現新突破,電子信息產業實力日益提升,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入。
“河源資源稟賦突出,營商環境良好。”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慧軍認為,通過實地參觀調研、產業發展會議等形式,企業家們把河源近年來高速發展的變化看在眼里,深切感受到了河源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突出優勢。
支招:河源電子信息產業
要加速完善產業鏈
近年來,一大批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項目相繼簽約落地,河源電子信息產業“新磁場”正在形成。當天,參與活動的“大佬”紛紛為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壯大建言支招。
劉慧軍提出,電子信息產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高新技術人才、企業人才,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加強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才能增強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同時,強化核心技術創新,加強融合創新發展,深化城市間交流合作,也是重中之重。
“河源地理環境優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快,產業配套完善。深圳的企業非常有意向到河源進行考察合作,并加入到河源電子信息行業中。”深圳市晶發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琳表示,參加此次活動,讓她感受到河源電子信息產業的勃勃生機,這也為河源本地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內驅動力。接下來,公司會進一步考慮在河源規劃電子信息、自動化領域的發展合作計劃。肖琳建議,河源應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電子信息產業與各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促使電子信息產業迸發出蓬勃生機和活力。
活動中,企業家們還紛紛建議河源在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進程中,利用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不斷增強自身優勢,完善配套產業鏈,從而進一步凸顯“磁場效應”,朝著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