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愛潤心“大先生”
——追記2022年“最美教師”、福州三中原校長陳煒
■2020年9月1日,陳煒(前排中間者)組織開展“弘揚榕樹精神,走好人生福道”開學第一課活動。
■陳煒為畢業生頒發畢業證書
晴好的周六,福州三中西湖校區力行樓內,陽光透窗而入,與繾綣茶香一起,盈滿辦公室。這是周義勇最懷念的半日時光,與校長的攀談總讓他如沐春風。
結束一天教學課業的倪臻,如今只要步行幾分鐘,就能回到校長為青年教師爭取的人才公寓宿舍。與此前往返2個小時通勤的疲乏相比,她的生活慢下來,有了更多精力做教研。
……
在許多師生的記憶里,無數片段都與陳煒有關。
陳煒是福州三中原校長,從教30余年,他把全部心血傾注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完整的人”。2021年12月,他因舌癌醫治無效離世。9日,在第三十八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發布2022年“最美教師”先進事跡,陳煒在列。斯人已逝,但他明德啟智的教育理念、寬廣博愛的師者風范,依然浸潤著后人。
“能量校長”——辦起兩個品牌校區
從1990年畢業分配到福州三中起,陳煒的生命軌跡便與教育事業緊密相連。31年里,他為福州三中、屏東中學、福州八中的發展四處奔走,不知疲倦。他的愛人葉萍說,“他似乎永遠都不會累”;摯愛他的師生說,他似乎總有無限能量,擁有化解一切困難的能力。
向東面海,辦起兩個品牌校區,就是他的能量。
2013年,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地處城市“東進南下”、連接濱海新城的三江口建設一所寄宿制高中。彼時,三江口尚在建設之中,偏僻荒蕪,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時任福州八中校長的陳煒高瞻遠矚:要突破八中原校區的地域發展瓶頸,必須拓荒,爭取新機遇。于是,他主動向福州市教育局請纓:“八中來接!”
“他當時跟我說:黃書記,我們第一年下去,一定要辦出水平、辦出質量,第一批要帶骨干教師、共產黨員。”福州八中黨委原書記黃丹青回憶說,因新校區偏遠,加上基礎設施薄弱,老師們顧慮重重。陳煒身先士卒,馬上著手采購接送教職工的專用車輛,解決出行問題;為老師爭取補貼和福利待遇;帶行政班子到廣州、上海等地考察,學習寄宿制高中的辦學、管理經驗……功夫不負有心人,福州八中這所百年名校順利完成了整體搬遷,并在三江口以新的管理模式和辦學特色,實現了最大化的傳承與創新。
然而沒有人想到,那時的陳煒,罹患舌癌已三年。
2019年,陳煒調任福州三中校長,這一次是在福州濱海新城,他計劃“再造一所三中”?!靶滦^剛起步,缺資金、缺老師,在眾人犯難的時候,陳煒校長一個人扛下了所有問題?!备V萑悬h委原書記林曉楓說。
困難也懼怕勇毅前行的人。在他的帶領下,福州三中238畝新校區在濱海新城拔地而起,紅磚樓閣下,這個校區以體育、藝術、科技教育為三大辦學特色,成長為福州市新銳高中。
2022年3月,福建省教育廳公布福州市首批4所全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陳煒拼搏過的福州三中、福州八中位列其中。而福州三中集團化辦學兩年來,他每周奔波于四個校區,總行程達到27248公里,相當于完成了兩次長征。
“大先生”——為社會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教育是慢的藝術,教師應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陳煒以此為指引,拔節孕穗,終其一身都在竭盡所能,為社會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福州八中音樂教研組組長許文仍然記得陳煒校長不經意間回應她的那句話。三江口校區辦學之初,陳煒帶著藝術組老師前往省外學習,在廣東一所中學考察時,許文看到這所學校里的音樂廳,感嘆道“這里的孩子真幸?!?,沒想到,陳煒緊接著說,“別人有的,我們的孩子也要有!”
半年后,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區真的有了藍色音樂廳。又過了一個多月,陳煒問許文:“你能不能辦一場音樂會?”就這樣,在陳煒校長的鼓勵與支持下,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區開始每年舉辦一次音樂會,深受師生喜愛。不僅如此,這里還有了文山圖書館、紅磚美術館……陳煒在這里構建了智慧中心、課程中心、實驗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體育中心、藝術中心、對外交流中心等“八大中心”支撐體系,全面助力學生發展。
“陳煒校長曾對我說,德育工作過去是七分管三分導,要變為七分導三分管。學校要提供各種各樣的平臺,去喚醒、激勵每個學生,給學生試錯的機會?!备V莅酥性毙iL劉劍說,陳煒的德育理念是俯身傾聽、容許試錯、寬容失敗,讓一個個學生成為眼里有光、臉上有笑的人。
吳潤天是福州三中2021屆畢業生。在校時,他想寫一本書,記錄自己的學習和思考,陳煒了解到后,用實際行動支持他的想法。“有的時候,我會帶著書的幾頁稿子給他看,他總是很耐心地坐下來仔細品讀?!眳菨櫶煺f,聊天時,他感覺不到陳煒是一校之長,“我自己倒像老師一樣,一路高談闊論,而校長總是像學生一樣帶著微笑點頭”。
啟智潤心,靜待花開。陳煒曾在多個場合中提到:教育要充分尊重差異,立足每一人的發展;培養一個完整的人,就是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在追求辦學夢想的這30余年里,他不僅凝練出“培養一個完整的人”的辦學思想,還在立德樹人上提出,“要傾聽學生拔節孕穗的聲音”;在課程建設上,提出“學生在校的一切活動皆為課程,學校的一切表現皆為文化”……他留下的辦學思想及其實踐,對新時代的學校管理與教育革新有著諸多啟示。
“點燈人”——堅信“每位教師都是會發光的金子”
在陳煒眼中,學生是中心,教師則是第一。
把教師當作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第一資源,強調“教師是教育發展的根和魂”,堅信“每位教師都是會發光的金子”……這些是陳煒的思考,也貫穿日常。
周義勇是福州三中原副校長,也是福州中小學引進的首位博士。2013年12月,陳煒到北京為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區招賢納士,當時就讀于清華大學、即將博士畢業的周義勇,正面臨多個就業選擇。“我被他卓越的發展眼光、高瞻的辦學格局和誠摯溫和的語氣深深吸引,決心去了解下?!苯涍^幾個月的相處,周義勇篤定了這個選擇。
“對我而言,他是領導、是長輩,更是我人生的導師?!痹诖撕蠊彩碌膸啄昀?,為了及時探討總結教學上的思考,陳煒邀請周義勇每周六上午到辦公室“聊天”,用半天時間做交流。如今,這樣的半日,已經隨著導師的離去,成了周義勇最懷念的時光。
“作為一個心理學教師,我總感覺自己處在邊緣,加上評職稱不順利,有一段時間,一直處在低谷。”福州八中學生發展中心副主任、專職心理學教師謝維興沒有想到,陳煒察覺到了自己的低落情緒,主動找他談心、聽他“倒苦水”,還留出了一整層樓的空間,建設全省最好的心理輔導、生活輔導中心,讓他重振事業信心。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比如,陳煒會為不同教齡不同特點的教師制定成長計劃,為一位默默無聞的藝術老師舉辦個人畫展,叮囑中層管理干部關照成長較慢的青年教師……
“他心中裝著學校、師生、家人,唯獨沒有裝下自己?!绷謺詶骰貞浾f,去年10月26日,福建省政府教育督導組要到福州三中開展督導工作,經歷了15次放化療的陳煒,身體十分虛弱,加上伴有咳嗽,大家勸他不要到校,但陳煒說:“這很重要,我要親自介紹?!?/p>
2021年12月5日,與癌癥抗爭11年、為教育燃盡生命的陳煒,永遠地離開了他心愛的校園。而即便是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回到學校。
在陳煒的追思會上,同事這樣評價他:他的檔案袋很薄,不是正高教師、特級教師,也不是學科帶頭人,他把榮譽和機會都讓給了其他教師;他的工作業績很厚,在他的備忘錄里,永遠都是治學育人的事,永遠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文、圖均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