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市總工會當好職工貼心“娘家人”

凝聚奮進新時代的力量

2022-10-13 10:07:31 來源:河源日報

169e379266228ee2ea39b20cb45cdb63_1013005_001_01_s.jpg

■我市勞模參觀河源勞模文化館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各級工會團結動員全市廣大職工,用工作實效打動職工、溫暖職工、影響職工、贏得職工,凝聚起奮發有為的磅礴力量。

目前全市有2728家工會組織、會員多達30萬人。10年來,累計幫扶困難職工近16萬人次、發放幫扶金8800多萬元;積極開展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工作,累計686467人次參加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共為職工賠付5100余萬元,惠及職工36150人次……

10年來,市總工會找準黨政所需、職工所盼、工會所長的著力點,推動解決職工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切實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搭建職工學習教育平臺

近年來,市總工會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并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的賀信精神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市第八次黨代會、市委八屆二次全會精神等結合起來,以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受教育職工3萬余人次。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時代”職工攝影大賽和書法大賽活動,吸引了600多名職工參賽,并布設優秀作品展,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開展“強國復興有我”河源市最美新時代工人故事分享會,以職工的成長故事、身邊小事,展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進一步振奮職工精神、凝聚職工力量。

近年來,市總工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依托河源勞模文化館、河源工運史展館等平臺,履行教育引領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職責,激發全市各行各業勞動者干事創業斗志。

自河源勞模文化館、河源工運史展館開館以來,不少黨員干部職工把到“兩館”參觀及欣賞職工攝影、書法作品展等作為節假日出游首選,黨員干部職工紛紛前往開展黨建活動,詳細了解我市新老勞模艱苦創業、愛崗敬業、不斷創新的精神和作風,感悟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勞模風采。前來參觀的黨員干部職工表示,參觀勞模文化館、工運史展館,就像是上了一堂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黨課,收獲匪淺。據統計,目前河源勞模文化館、河源工運史展館共吸引了各行業黨員干部職工近700批次1.8萬人次前來觀摩學習。

近年來,全市各級工會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聚焦我市加快培育“五大產業”、大力實施“七大行動”,舉辦了報告會800多場、理論講座1200多場、演講比賽600多場,推動新思想新理論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增強廣大職工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聚焦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

聚焦職工需求,我市各級工會持續做好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技能培訓等幫扶工作。

“感謝工會幫我的子女圓了大學夢”……日前,市總工會組織開展2022年“金秋助學”入戶走訪慰問活動,為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送上助學金,解決了職工子女的燃眉之急。“金秋助學”活動是我市“獻愛心、暖人心、鼓民心”的工會品牌活動。近3年來,我市各級工會組織在開展“金秋助學”活動中,累計資助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近2400余人次,發放工會助學金400萬元。

“感謝黨和工會組織,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河源合隆制衣有限公司2名女職工治愈好早期乳腺癌后,向工會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近日,市總工會組織開展女職工免費“兩癌”篩查,發現該公司的2名女職工患有早期乳腺癌,第一時間建議該公司的2名女職工進行治療,并為她們發放互助金。這是市總工會開展的困難職工大病救助系列活動之一,類似這種困難職工,在工會建檔立卡困難職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工會讓困難職工樹立了信心,點亮了生活新希望。

這些是工會開展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各級工會共發放醫療救助、助學等各類幫扶金8800多萬元,幫扶困難職工近16萬人次;聯合有關部門,免費培訓下崗職工、農民工9800余人次,帶動就業9500余人次;開展“求學圓夢行動”等提升學歷教育,助力1000余名職工提高學歷水平;開展農民工平安返鄉等活動150多場次,惠及農民工8萬人次;協助做好“穩就業”工作,為9500多名職工提供就業創業服務。

全心全意當好職工貼心“娘家人”

近年來,我市各級工會開展了關愛職工的各項服務工作。各級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抓住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認真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的基本職責,把群眾觀念牢牢根植于心中,讓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群眾最可信賴的“娘家人”、貼心人,切實當好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的橋梁紐帶。

為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是黨交給工會組織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履行工會基本職責的必然要求。在我市工作的劉先生,因為企業效益不好沒有繳納社保,他與工友找企業負責人維權,結果被辭退。維權無果后,他找到市總工會求助。在工會律師團的幫助下,劉先生拿到了企業的賠償金。“工會是為我們職工說話的,找到了工會,就有底氣了。”劉先生感動地說。近年來,工會律師團成員為我市廣大職工提供企業工會法律顧問、工會法律服務窗口、參與訴調對接工作和源頭治理勞資糾紛等法律服務。據悉,2019年以來,工會律師團成員為職工解答法律咨詢5700余人次,幫助職工追回欠薪3000多萬元,深入企業開展法律專題培訓216場,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贏得了廣大職工的信任和好評。

此外,工會組織積極推進工人文化宮、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愛心媽媽小屋、職工書屋等職工服務陣地建設。建設了32家戶外勞動者工會愛心驛站、9家司機之家和144家愛心媽媽小屋,在園區、社區、企業中推動建成職工書屋150多家。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海青表示,全市各級工會將發揮職工“娘家人”的作用,進一步拉近工會與職工的距離。將更加精準地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以職工需求為導向,更好地服務職工。工會干部職工要繼續汲取闊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團結帶領全市廣大職工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建功立業,在新征程上發揮主力軍作用,攜手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貢獻工會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組稿:本報記者 肖斌  

通訊員 劉惠婷  

■攝影:本報記者 肖斌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