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 開創又穩又好、加快發展新局面
——專訪紫金縣委書記黃春彭
■紫金縣以紫金茶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產業蓬勃發展
■紫金縣紫城工業園
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紫金縣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11月29日,紫金縣委書記黃春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紫金縣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把報告精神落實到謀劃紫金發展、推動工作各方面,集中精力做好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民生保障、安全生產、基層黨建等各項工作,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紫金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實際成效。
掀起“三大熱潮”,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記者:近期,紫金如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并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紫金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黃春彭:紫金先后通過召開縣委常委會、全縣干部大會等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三大熱潮”,奮力開創紫金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一是掀起大學習熱潮。充分發揮縣四套領導班子成員“關鍵少數”作用,結合“第一議題”“三會一課”“專家宣講”等學習制度,以上率下,推動全縣黨員干部主動學、抽空碎片學、相互督促學,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二是掀起大宣傳熱潮。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宣傳作用,精心策劃組織系列專題報道,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
三是掀起大行動熱潮。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統一思想,厘清思路,認真謀劃,把報告精神落實到謀劃紫金發展、推動工作落實的各個方面。
堅持“產業興縣”戰略 ,推動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記者: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紫金在堅定不移大抓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有哪些新的舉措?
黃春彭:紫金縣堅持產業興縣戰略,大抓工業、農業、文旅產業,對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實行清單化、責任化、時限化管理,推動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加快發展。今年1月至10月,全縣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增速連續3個季度排名全市前二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等經濟指標增速持續排名全市前列。接下來,將堅持產業興縣戰略不動搖,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將召開產業發展大會,出臺更具含金量的扶持產業發展“黃金30條”,掀起大抓產業、大抓招商、大抓項目的新一輪熱潮。
二是堅持制造業當家,全力推進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兩大工業平臺擴容提質,謀劃建設樓宇產業園,力促金盛蘭優特鋼二期、聚飛鑫、禾遠科創以及投資16億元的水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打造藍塘新材料、藍塘“智”造兩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和紫城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水墩水產業園。
三是以抓工業的決心抓好農業和文旅產業,重點發揮中國蟬茶之鄉、中國茶業百強縣的品牌優勢,推動以紫金茶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加快推進紅色蘇區保護提升、永安古城和黃花古驛道保護利用、紫城萬年冰臼群、東南五鎮旅游公路網等項目建設,打造名副其實的“雙區”休閑旅游目的地。
優先農業農村發展,統籌推進鄉村振興
記者:請問今年紫金縣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還有哪些謀劃?
黃春彭:今年以來,紫金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推進“五大振興”,鄉村振興取得明顯進展。一是農業產業實現新突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45.168萬畝,完成率達103.9%。二是深入實施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和紫金蟬茶品牌建設工程,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今年再添全國農作物(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中國蟬茶之鄉”國字號榮譽。三是畜禽、柑橘、南藥、絲苗米等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敬梓鎮田頭村榮獲全國(牛大力)“一村一品”示范村,南嶺鎮莊田村獲得全國“一村一品”茶葉專業村。
接下來,紫金縣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扛起鄉村振興政治責任。一是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返貧監測、動態幫扶機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二是嚴格落實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大力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確保全縣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只增不減。三是大力發展以茶葉為龍頭的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動農民致富增收。四是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美麗圩鎮建設雙向發力,加快完善鄉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鞏固提升義容美麗圩鎮和龍窩、九和兩條縣級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成果,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記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紫金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黃春彭:紫金始終將民生保障放在優先位置,常態化實施“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統籌協調推進教育、醫療、養老、品質縣城等民生項目建設。接下來,將更加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進城西實驗學校建設,加快解決縣城大班額以及學生“兩人一床”等問題,認真做好委托辦學教育改革工作,重振紫金教育輝煌。
二是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深化醫聯體、醫共體建設,重點推進紫城衛生院、縣精神衛生中心和縣第三人民醫院等項目建設,著力提高醫療衛生隊伍專業水平。
三是全面強化社會保障和文化供給。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做精做細就業創業服務;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福利慈善、優撫安置等制度,扎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新“三館一中心”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紫金花朝戲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不斷提升文化供給力和競爭力。
四是全面提升縣城品質。深入實施品質縣城三年行動,著力加快城西天橋、七木寨、秋香江水質提升等項目建設,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全力打通一批“斷頭路”、拓寬一批“瓶頸路”,讓廣大市民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
■總策劃:曾淑梅
■總統籌:楊建平
■采寫統籌:范建國 趙鋒 董偉偉
■采寫:王亞嬌 田紅秀 朱曉穎
黃從高 甘建樓
■攝影:楊堅 馮曉銘
■制圖: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