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達電子今日登陸北交所
綠水青山走出工業上市“第一股”
■雅達電子生產線。目前,雅達電子掌握智能電力監控產品制造領域的完整技術體系、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突出。
■雅達電子從生產一個小型變壓器,到如今能為用戶提供完備的智能電力管理方案,從2000年銷售額僅為200萬元的企業,到如今在北交所成功上市,都來自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先知先行。
■雅達電子技術人員在抽檢產品
核心提示
今日,廣東雅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雅達電子)在北京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這是我市首家實現A股上市的工業企業。從綠水青山中走出的工業上市“第一股”,是河源生態賦能、發展添彩的生動縮影。
雅達電子在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創辦于1994年的雅達電子,主要從事智能電力監控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電力監控系統集成服務,是國內領先的集硬件與軟件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通信基站、新能源充電樁、軌道交通、工業建筑與市政工程等領域。
該公司擁有各類知識產權及專利技術達200余項,是業界少數幾家具備獨立編寫核心算法能力的企業之一,擁有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知名企業客戶資源。
長期致力于電力測控技術的研究成就了雅達電子的品質和口碑。從通信機房動力環境監控,到軌道交通配電監測,再到物聯網、新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雅達電子“橫空出世”的背后,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先知先行,是對核心技術的打磨。
思維引導
堅守綠色發展的河源主旋律
談及雅達電子的上市,該公司董事長王煌英談及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思維”。“更準確地說,我們踏上了電力測控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的道路,能在北交所上市,離不開河源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思維上的引導。”王煌英說。
通俗地說,電力測控就是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對電力系統進行實時、準確的監測和精準控制。通過安裝各種傳感器和其他設備,對電力系統內部的電流、電壓、功率因數、電能質量等各種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和傳輸,然后通過數據分析和處理,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分析問題原因,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智能控制,為電力能源系統的穩定、安全運行提供重要保障。
一般而言,電力測控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電力行業的各個層面,包括發電廠、輸電線路、變電站、配電網等,包括大型工業企業、商業場所和住宅小區等,幫助他們對電能的消耗和使用進行密切監控,最大程度地減少不必要的耗能,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雅達電子成立之初,就堅定地走智能電力測控道路。從生產一個小型變壓器,到如今能為用戶提供完備的智能電力管理方案,從2000年銷售額僅為200萬元的企業,到如今在北交所成功上市,都來自于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先知先行。“當時我們沒有準確地設想到現在會有這么多的新能源充電樁、這么多的智能配電柜。”王煌英表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加快,現在市場對新型電力系統的需求不斷加大,這證明企業當初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
技術驅動 滿足市民更高質量的用電需求
在王煌英看來,堅實的技術儲備是雅達電子實現上市的關鍵因素。作為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雅達電子組建了省級“廣東省智能電力測控儀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平臺,多項成果獲得科技成果鑒定。企業憑借自身生產能力、產品和服務質量、技術創新、快速響應等多方面的優勢積累了一批穩定而優質的客戶,包括華為等知名的成套設備商、系統集成商和終端用戶。
目前,雅達電子掌握智能電力監控產品制造領域的完整技術體系、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突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擁有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77項和外觀設計專利14項,此外公司還擁有146項軟件著作權和6項科技成果。
技術應用的發展,往往是由現實問題驅動的。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會注意到某個問題,并且嘗試尋找解決方法。這些解決方法往往都有共性,成為了某個方面技術的基礎。
隨著新基建、智慧城市的推進,雅達電子聚焦技術前沿,以技術為驅動,研發、生產的智能配電柜,實現了集電力安全、節能降耗等功能于一身。該智能配電柜具備電力監測、節能降耗、遠程控制、告警等功能,可以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同時也提高了用電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使得企業電力管理及用電安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租賃房屋智能配電系統,如何提高住宅的能源利用效率?雅達電子生產和研發的智慧電能管理系統與智慧式斷路器,實現對出租屋每戶專用的用電安全保障與計量功能,實時監測和控制房屋的用電情況,自動調整供電量,確保住戶的用電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浪費和損耗。此外,智能配電系統還可以遠程控制和管理,提高住戶的用電安全性和便利性。
此外,雅達電子在公共建筑耗能管理、智慧用電上,也不斷突破。
在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雅達電子提供的校園公共建筑能耗管理項目,為該校60棟建筑物提供用電在線監測,覆蓋220間教室、131間實驗室和168間辦公室,在幫助校園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降低費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和認識節能和環保的平臺。
在王煌英看來,如同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給雅達電子帶來了新的機遇,技術創新會激發新的創新,這使得技術的進步不是線性增長,而是呈指數增長,在長期的積累和復利中產生更大的影響。
王煌英表示,接下來,將以企業上市為契機,匯聚資本力量,以新基建為突破口,全面發展智能電力測控產品,以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為主要方向,全面提升系統集成業務,積極為河源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人才支撐 做好“引育留” 構建“鳳凰巢”
“我們與華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也在人才培育上向華為學習,以滿足我們對人才特別是高端技術人才的需求。”雅達電子總經理袁曉楠表示,企業的技術屬性強,需要不斷地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來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更新的技術也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來研發與運用。具備高水平技術能力的人才,可以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重視人才,重視研發是雅達電子一以貫之的理念。
“請進來,走出去,是我們在人才引育留工作中的兩大抓手。”袁曉楠表示,在請進來方面,雅達電子通過筑巢引鳳戰略,創立雅達基金會,解決內部研發人才的居住問題。這不僅可以降低員工的購房和房租負擔,還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讓員工更安心地留在本地工作,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在走出去方面,企業高度重視技術人才的培育,在技術領域方面均以外部培訓為主,內部員工經常奔赴各地參與學習、研討,以及時了解和掌握市場最前沿的技術及提升相關方面的能力,并將學習中一些重要的、實用性較強的經驗和能力加以提煉和融合,讓學習成果切實在企業經營與技術研發中落地。
政策助力 推動企業上市“加速跑”
雅達電子在北交所上市,是自身實力的體現,更是河源金融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的結果。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企業上市工作。本土企業的上市特別是本土工業企業的上市,可有效帶動和助力河源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河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這也意味著吸引更多投資和資金的到來,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
近年來,我市修訂印發《河源市上市后備企業財政資金支持方案的通知》及其實施細則,出臺《關于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河源市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建立領導掛鉤聯系企業制度加快推動企業上市的通知》等文件,著力完善推動企業上市的體制機制。
以獎促企,以策促行。依托于此,我市實施市、縣領導掛鉤聯系制度,并提高激勵獎勵幅度,實現A股上市的企業在原有330萬元獎勵的前提下,再給予前五名上市企業每家300萬元的獎勵;對成功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含原來掛牌新三板而未獎勵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進入創新層的,再給予每家企業100萬元的獎勵。“真金白銀”的投入,在激活企業動力的同時,更進一步加強了企業對上市的信心和決心。
在雅達電子上市的過程中,市金融工作局持續為企業上市爭取更多的支持,如精準開展上市輔導、協助和指導企業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上市過程中的相關資料和程序等。
特別是最近幾年,市金融工作局加強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廣東證監局及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上級有關部門和相關單位的溝通對接,從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造、搭建培育服務平臺、用足用好用活專項資金、集中資源培育重點企業、完善上市后備企業梯隊等方面,加大對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力度,鼓勵和扶持一批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企業改制上市。這為雅達電子登陸資本市場提供了在上市多元化、全方位服務,助推企業上市“加速跑”。
王煌英表示,雅達本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公司主業發展,提升智能電力測控儀表、電力測控裝置、傳感器等系列產品產能,加大研發力度和技術創新,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推動企業發展實現更大跨越。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鐘如玲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