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推進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實施
高中招生錄取模式不再“唯分數”
○本報訊 記者 謝少娜 《河源市推進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根據《方案》,我市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主要從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健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加強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管理、改革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等方面推進,《方案》于1月22日實施,有效期為5年。
初中學考實行全科開考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初中學考”)成績是監測初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基本依據。
按照《方案》,新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將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逐步實施。2023年起,報名參加普通高中和有學考成績要求的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錄取的社會人員,應按規定參加初中學考。考試科目涵蓋《課程方案》規定的全部科目,同時物理、化學、生物的實驗操作(以下簡稱“理化生實驗操作”)等3項也將納入考試范圍。
在考試方式上,語文等9個科目采取筆試的考試方式,體育與健康主要采取現場技能測試的考試方式,理化生實驗操作采取現場實驗操作和計算機輔助測試相結合的考試方式;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各學科考試時間有變化
根據《方案》,各學科考試時間依據《課程方案》課時要求和“相對集中”的原則確定。生物、地理、生物實操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安排在九年級上學期,物理、化學實操及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物理、歷史、化學、道德與法治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各科目考試成績均以分數方式呈現,考試總分為830分,其中文化科760分,體育科70分,物理實驗操作考試成績占物理科目總分的10%,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占化學、生物科目總分的10%。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采用等級分記錄入綜合素質評價,用于初中畢業與學歷認定的初中學考成績,長期有效。
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作為升學依據或參考
《方案》提出,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采取寫實記錄、評語評價與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五個方面重要觀測點最高得分值均為20分,實行各自計分且各學期得分可以累加,五方面得分不作匯總。《方案》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升學依據或參考,學校必須將每位報考的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級及分數)記錄并錄入該生的報名信息表。普通高中學校只錄取綜合素質評價五方面均為C等級及以上等級的學生,重點高中學校只錄取綜合素質評價五方面均為B等級及以上等級的學生。
高中招生錄取模式
不再“唯分數”
《方案》明確,優質普通高中學校指標生分配機制繼續執行50%的分配比例,把招生計劃的50%分配到招生區域內初中階段學校(含民辦),高中階段學校名額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設“限制性”分數線。同時,從2020年入學的初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
從2023年起,普通高中招生采取“初中學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的綜合錄取辦法。錄取時,根據考生填報的志愿,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等級需達到一定的資格條件,在達到資格條件的考生中再按初中學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擇優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