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制造業當家 力促優勢產業壯大
我市已成為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城市
■河源國家高新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會前,參會嘉賓到江東新區、河源國家高新區考察。
■昨日上午,河源市2023年電子信息產業系列經貿活動舉行。
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持續迸發新活力。昨日上午,廣東省產業園區協會等多家(商)協會及80余家電子信息企業代表齊聚我市,受邀參加河源市2023年電子信息產業系列經貿活動,共話合作新愿景,共謀發展新未來。
先進制造業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中央、省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提出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和百億級食品飲料及水經濟、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1+3”產業集群的要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一季度,我市工業投資增長43.6%,技改投資增長1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月攀升,發展勢頭強勁。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市制造業的主導產業,2022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25.60億元、同比增長8.3%,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27.46億元、同比增長6.6%,預計排名全省第9位、粵東西北第1位。我市已成為我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城市。
體量大機會多 釋放政策紅利
在河源市2023年電子信息產業系列經貿活動上,華群光電、創宏智控、中聯云達通信、航天泰瑞捷等一批實體經濟項目簽約落戶河源,充分彰顯了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效應。
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殷實的“家底”是河源的底氣所在:電子信息產業是河源優勢主導產業,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河源作為電子信息產業腹地,為深圳、東莞和惠州的各大通訊設備企業提供了豐富、優良的配套支持。到2022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共有規上企業77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25.6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127.46億元,產值占全市工業比重超1/3。目前,我市電子信息產業以生產移動通信終端及通信設備、顯示器件、電子元器件等三大細分領域產品為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將我市列入“十四五”時期全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城市之一、納入全省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重點扶持城市。我市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提出大力實施產業興市行動,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近期,省委、省政府又出臺了《關于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項政策,在產業布局、資源配置、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我市也出臺了《河源市鼓勵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銀助企惠企,其中對投資5億元以上的電子信息項目,按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2%獎勵;對工業產值首次突破5億元的,按納統產值0.2%獎勵;對工業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的,按納統產值0.3%獎勵;享受“一事一議”政策等。
平臺配套完善 營商環境優良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當前,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空間集聚效應明顯,形成了以河源國家高新區為主陣地,源城、龍川、江東新區等縣區多點發展的局面。河源國家高新區作為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的主陣地,是中國首批電子信息行業重點推介產業園區、全省手機生產基地、省智能終端(手機)特色產業園區,園區內產業公共配套服務完善,建有國家通訊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金地創谷等產業公共平臺。另外,我市還擁有8個省級產業園區。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實施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一號工程”,加快推進主平臺建設。經過省評審,我市從15個主平臺中脫穎而出,獲首期注入資本金。目前,我市正全力爭創全省承接產業有序轉移的主陣地、省重點支持的主平臺。“我市用地供應充足,全市產業園區規劃面積約191平方公里,目前僅使用69.7平方公里,還有超過120平方公里可開發利用,發展空間相當廣闊。全市園區建設標準廠房超80萬平方米,其中可以‘拎包入駐’的出租標準廠房達40萬平方米。”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政務服務方面,我市實行市、縣(區)領導掛鉤聯系服務項目制度,確保項目快落地、快推進、快達產、快見效。各要素保障部門推行首席服務員制度,為項目提供從簽約到竣工投產全過程跟蹤服務。持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1.5個工作日內,投資審批事項由123項壓縮至70項,水、電、氣、網等實現并聯辦理,“一站式聯合驗收”壓縮至10個工作日內。
下一篇:沒有了